模块六 水性漆喷涂

模块六 水性漆喷涂

知识要求

●1.掌握水性漆知识。

●2.掌握水性漆相关设备及工具的方法。

●3.掌握水性漆的施工方法。

技能要求

●1.能正确使用水性漆的设备及工具。

●2.能对水性漆进行正确调配。

●3.能正确进行水性漆喷涂。

●4.能正确使用水性吹风枪对水性漆进行吹干。

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备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

●3.具备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

●4.具备涂装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知识准备

水性漆是指以去离子水作为油漆的主要溶剂、有机挥发物(VOC)含量较低的绿色环保产品,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危害比较小。水性漆在颜色、漆膜牢度和耐久度上均能达到或超过溶剂型油漆的修补效果,具有绿色、安全、施工方便的特点,所以水性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水性漆设备及工具

(一)保温柜

水性漆主要溶剂为去离子水,由于水会在温度低于5 ℃时开始结晶,将会导致水性漆中出现结晶颗粒而影响使用,而同其他修补漆产品一样,高温不利于长期储存和使用,因此水性漆合适的储存温度为5~35 ℃。

水性漆保温柜(见图6-1)配备有一个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可进行温度设定,在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保温柜会自动启动加热器,保证柜内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保温柜温度通常设定为20 ℃左右。到达设定的温度后,保温柜会自动停止加热。

图6-1 水性漆保温柜

(二)吹风枪

水性漆由于大部分溶剂为水,其自然挥发速度比溶剂要慢,闪干时间会相对较长。又因其分子结构更稳定、涂膜较薄,故在喷涂后可以用压缩空气吹干表面,辅助其快速干燥,而不会影响其质量。由此可以使用水性漆吹风枪以加快水性漆的干燥,而提高工作效率。

水性漆吹风枪(见图6-2)空气喷口内设计有按照文丘里效应制成的大口径的文丘里管。文丘里效应是指在高速流动的气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故吹风枪并不只是吹出压缩空气供气,它能同时吸入大量周围的空气,使出风量达到供气量的10倍,不仅节约能源,同时还保证了空气以适当的流速吹过漆膜表面,促使水分蒸发,使水性漆能够快速干燥。

图6-2 吹风枪

(三)水性漆喷枪

由于水性底色漆的遮盖性能强,故需要提供更好、更精细的雾化效果及更宽的喷幅扇面,以保证水性漆良好的遮蔽性能并降低水性漆用量,故水性底色漆喷枪的喷嘴口径一般为1.2~1.3 mm,空气帽的雾化效果会更好一些。由于HVLP喷枪涂料传递效率高达65%以上,涂料浪费少,节约成本,减少污染,有利于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故推荐使用HVLP类型的水性漆喷枪(见图6-3)。吹风枪使用参数见表6-1。

图6-3 水性漆喷枪

表6-1 吹风枪使用参数

(四)免洗枪壶

由于水性底色漆稀释后保持期长达3~6个月,在实际维修作业中可采用免洗枪壶喷涂水性漆。免洗枪壶(见图6-4)可以减少洗枪工作量,节约洗枪用溶剂,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效率的先进行做法。在调配和存储水性色漆时必须使用塑料容器,不要使用金属容器。因为水性漆中所含的水分会使金属容器生锈。在调配水性漆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免洗枪壶作为容器。

图6-4 免洗枪壶

二、水性底色漆的调配

水性漆的调配与溶剂型油漆相比略有区别。在调配水性漆前应查看油漆生产厂商的使用说明。有些水性漆具备防沉淀性能,不需要搅拌;而有些水性漆的固体成分会沉淀在油漆罐底部,在使用前必须搅拌。

调配时应使用塑料罐作为调配容器,防止水对金属件产生腐蚀。按照配方中的量倒入色母,倒入原则为量大的先倒,量小的后倒,配方中有树脂时应先倒入树脂,配方中有溶剂时应先倒入溶剂。

按照油漆生产厂商产品使用手册的要求添加水性漆稀释剂。原则上,水性漆的量应按需调配,如有剩余的油漆,则应进行密封,在适合的环境温度中存放,留作下次使用。但水性漆的保质期不是很长,多则半年,少则三五天就会失效,所以在存放剩余的水性漆时务必注意存放时间。

在调配水性漆时,如遇已结冰的色母或长期存放在高温环境中的油漆,则不应使用。

某水性漆的稀释比例(质量比)见表6-2。

表6-2 某水性漆的稀释比例

三、水性底色漆的喷涂

水性底色漆的喷涂要点:

(1)对于纯色水性底色漆,喷涂一个双层即可;

(2)如果是珍珠或者银粉水性底色漆,喷涂一个双层,再喷涂一个雾喷层;

(3)对于颜色遮盖力相对较弱的色漆,需喷涂两个双层,再雾喷一层;

(4)每喷涂一个双层后,都需要使用吹风枪吹干,以大约45°的角度斜吹工件表面,使色漆吹干燥至哑光状态即可。

以下以SATA jet 5000 B HVLP WSB喷枪为例进行调整,参数见表6-3。

表6-3 喷枪参数设置

如针对SATA jet 4000 B HVLP WSB及SATA jet 4000-120 WSB (HVLP)喷枪时,扇面应打开3/4。

最佳喷涂环境见表6-4。

表6-4 最佳喷涂环境

任务实施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