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公有云企业简介

1.2.3 公有云企业简介

回顾2019年,我们不难发现,公有云的发展不只是公有云的云服务发展,还融入了更多有意义的内容。纵观所有公有云厂商,没有任何一家公有云厂商是单纯做公有云业务的。这就充分说明公有云厂商的能力在增强,业务的多元化在丰富,行业的触角在延伸。因此,从业务角度、技术角度、服务角度以及云用户角度来看,公有云在2020年伴随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呈现出了大家预想的效果。

这里,我们邀请了业内专家与云用户代表,通过社群共同讨论,推出了2020年公有云发展的十大趋势。

趋势一:混合多云角力,展开拉锯战。

混合多云角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企业用户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仅依靠公有云构建创新业务平台,过于激进的全盘公有云带来的风险有目共睹,从而加快了企业用户在选择云的途径上不得不将混合云作为首要考虑对象。在企业用户内部,两条混合云的对决与选择,针对传统IT厂商提供的混合云与公有云厂商提供的混合云,权衡利弊得失后成为企业用户混合云角力的关键。另一方面,与混合云相关的提供商包括公有云厂商、IT厂商,它们各自依靠独有的或特有的资源积累,在基于私有云、公有云上更灵活、更自由地制定工作负载方案,伴随混合云方案与服务的竞争,也加快了混合云管理能力的提升。

2020年,混合多云在企业用户、厂商中的角力会持续加强。同时,混合云在一致性与灵活性上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混合云也为企业用户应用程序部署周期的加快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趋势二:企业云计算战略反反复复,推动公有云厂商进一步集中化。

云计算发展了10多年,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云计算带来的挑战,早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企业战略、文化和组织架构的适配性问题。如何让企业组织、文化、战略伴随数字化转型,在云上持续发展,这将是后面众多企业数字化生存的直接话题。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进程都是一帆风顺的。伴随企业自身云计算战略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加上企业组织不断地调整变化,2020年的企业云化会出现反复,还会出现逆云化。上云下云,下云上云,从A云到B云,从B云到C云等来回迁移。

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进一步推动了公有云厂商战略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服务能力逐渐集中化,结果将会伴随这个过程而产生,直到全球公有云出现两三家,最终统一市场。

趋势三:容器编排工具继续大行其道,助推跨云应用部署。

容器技术的成熟,提升了在云用户中的接受度,也增强了公有云厂商在容器技术上的重视。当然,Kubernetes平台已成为企业用户自动化和扩展容器部署的主要选择,这让AWS、微软云、谷歌云、IBM等云服务提供商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微软云AKS(Azure Kubernetes Service)、Amazon EKS(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谷歌云GKE(Google Kubernetes Engine)、谷歌云Athos以及VMware Tanzu,这些针对Kubernetes的服务和产品更加成熟,加上更多Kubernetes生态中的众多开源贡献者,2020年进一步推动和提升Kubernetes在企业用户领域中的使用率。

与此同时,公有云厂商在2019年已经推行免费的Serverless计算服务,2020年将继续丰富企业用户的应用程序特定功能的需求,包括方便应用程序开发者不需要再管理基础结构。支持无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和管理的功能即服务(FaaS),已在2020年大行其道。此外,有能力的企业用户或软件商也将更多尝试采用Kubernetes创建运行无服务器计算平台。

在容器之上构建无服务器功能的框架,有利于企业用户跨不同的云基础设施来扩展应用程序部署,随着公有云和Kubernetes生态体系的丰富,即便Docker Swarm黯然失色,这一切也会让容器编排工具在2020年继续大行其道,助推企业跨云并加速数字化转型。

趋势四:混合多云刺激CMP产品不断丰富,云管平台软件服务商价值进一步获得行业重视。

2019年云管平台相关厂商备受业界器重,特别是推进云业务到企业行业领域的厂商。一方面通过收购云管平台丰富公有云或行业云自身的行业覆盖能力;另一方面云管平台相关厂商也与IT、公有云厂商合作,丰富自身的混合云方案。从2019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具备混合云管理服务能力的云提供商,会更具挑战性。

就此也提升了企业用户对混合云管理服务的接受度,2020年,企业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云化成为刚需,有着强大的云管理与跨云管理能力的云提供商,必然会进一步借助云管平台能力,实现企业混合基础设施的有效构建。从而,企业用户混合多云需求也将极大刺激CMP产品丰富,云管平台软件服务商价值也将得到重视。

趋势五:云端数据库继续深入行业,助力企业上云赢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在公有云领域,有一股力量势不可挡,那就是如何更好地覆盖和满足企业用户关键业务需求的创新。云端数据库从诞生到如今已经走过了几年,小有成就的同时,也带动传统数据库厂商在云端起舞。正因为这样,也推动了云端数据库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企业行业领域中。2020年,云端数据库继续深入行业,助力企业上云赢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成为传统数据库厂商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首先,云端数据库在云原生环境中具备特有的优势,因此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出云化过程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云端数据库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在更好地融合传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具备企业上云的更多新能力,从而帮助企业数字化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

趋势六:超融合成为企业“小云”标配之一,助推混合云广泛落地。

超融合也叫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或超融合系统。无论怎么称呼,其本质是将企业IT基础设施融合在一起,进一步简化部署,实现快速落地,快速对接应用,快速适应云的发展。正因如此,也让全球超融合整体在2019年获得了长足的增长,无论是超融合软硬件提供商,还是纯超融合软件提供商,都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2020年,随着企业云化的加速,超融合作为企业混合云部署中的私有云基础部分,必将成为一个值得更多企业、厂商与行业人士关注的平台。既然私有云的简便好省易于扩展的平台,那么在混合云大行其道的2020年,也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成为全球企业数字化进程中匹配混合云落地的通用基础平台。

业内人士称为“小云”,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融合为一体化的小云,即区别于如AWS、Azure、谷歌云、阿里云等公有云平台的“大云”。当然,作为小云的超融合厂商也早已在对接公有云,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在混合云落地中的通用性。

趋势七:边缘计算进阶成为一个比较独立的行业门类。

从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其发展结果必然成为一个比较独立的行业门类。但是,独立并非孤立。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CDN网络分发等将长期互促发展,从而带来企业、家庭在边缘计算上的最终 受益。

2019年,超大尺寸4K、8K超高清显示时代伴随新技术革命的提前到来,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实现了融入与落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变化,以及工业互联网呈现出了新时代的变局。因此,这一切也将进一步提升边缘计算的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边缘计算到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再到公有云,相互之间的契合与融入,将是边缘计算发展的长期状态,也是行业企业采取混合模式、应对数字化变革的方法所在。边缘计算在2020年已成为一个比较独立的行业门类,吸引了更多的行业、研究机构为之推进创新。

趋势八:人工智能结合公有云呈现出两大门派,即软件派和硬件派。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行业变化,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在与大数据的结合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商业价值,在与公有云的结合中,可以制定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所有公有云厂商都已经涉足人工智能领域,这是公有云面向to B领域进阶的必然趋势,只是在2020年,人工智能结合公有云呈现出了两大门派,即软件派和硬件派。

人工智能的软件派更强调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带来的应用层面的创新;人工智能的硬件派更强调通过革新智能芯片制定基于AI硬件芯片的行业强大解决方案。在这两个门派中,硬件派与软件派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不约而同地同道同行,只是面向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