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4 云计算的发展政策

任务1.4 云计算的发展政策

任务目标

通过学习本任务的知识点,读者能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云计算产业的帮扶政策,以及云计算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层的应用。

任务分析

云计算作为信息产业的全新业态,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手段。云计算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促进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软件、云计算服务平台,结合大数据应用及电子政务等行业应用,催生了一批云应用服务提供商和行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云计算的IaaS、PaaS、SaaS服务平台为依托,采取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增值服务产品开发和云应用服务等措施,推进云计算重点项目的建设,增强云计算应用和服务能力。

任务描述

本任务主要介绍我国从国家大基建层面对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国家发展信息强国、技术强国奠定根基。通过学习本任务的知识点,读者可以了解工信部等对云计算技术的规范和标准。由于本节篇幅有限,读者可通过网络深入了解云计算的发展政策内容。

任务实施

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与云计算相关的法规标准,一方面用于指导云计算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另一方面是规范和引导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尤其是云计算安全方面),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等。2015年1月30日,酝酿两年多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对于本已热火朝天的中国云计算市场来说,2015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和市场又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意见》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将云计算诸多内容串联起来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核心的思路与想法既结合了国内云计算发展的实际,又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和做法。下面我们就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意见》体现了对建立自主云计算产业生态的全方位思考与部署。云计算发展到今天已有10多个年头,国际上,云计算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几个巨头企业之间的相互角力,而是产业生态体系之间的比拼,我国要在国际云计算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是关键。因此,《意见》在“发展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到2017年“产业链条基本健全”的目标。如何达到“产业链条基本健全”这个目标,《意见》多处阐述了这个问题。首先,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共云计算骨干服务企业,群龙无首不行,选错了首领也不行,纵观国际上的云计算巨头,如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公司,无一不是以其强大的公共云服务能力作为根本支撑,因此,支持我们自己的骨干公共云服务企业,是建立产业生态的重要基础。其次,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尽管亚马逊公司已足够强大,也需要数千家合作伙伴提供鼎力支持,云服务的巨头再大,也只是一家企业,无法解决从云服务到用户应用中所有环节的问题。因此,培育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是建立产业生态的必要条件。《意见》还提出了“鼓励大企业开放平台资源,打造协作共赢的云计算服务生态环境”,如亚马逊的APN、阿里云的“云合计划”、华为的“云帆计划”等。生态环境中也少不了维护产业秩序的机构和组织,《意见》中多次提到了产业联盟、第三方机构的作用,这些所承担的认证、评测、行业自律等职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政府作用的描述是《意见》的一大突破与亮点。在类似的产业文件中,政府部门往往是以管理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对产业的支持无外乎是提供钱和政策。在这个《意见》中,不仅有政策和财税金融等方面的考虑,还将电子政务作为云计算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提出“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政府作为云计算重要用户的角色得到了强化。

从国际上来看,这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都将政务作为云计算的重要领域,以期利用政府的信息化投入带动产业发展,并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以美国为例,2014年,仅国土安全部等7个联邦政府部门使用的云计算应用就达101项,投入达到5.29亿美元,与传统的IT建设方式相比,节省资金9600万美元。在《意见》中,对政务云计算应用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政府自建数据中心数量减少5%以上”,等等。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国内政府部门开展了云计算的应用探索,但一直面临着财务制度、安全要求、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困扰,很多政府部门对云计算存在 “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意见》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建立完善党政机关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出台政府和重要行业采购使用云计算服务相关规定”、“创新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经费管理方式,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的配套政策,发展基于云计算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等,这些任务的落实,需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网信办、工信部等多个部门的协作。2015年国内政府对云计算的热情进一步迸发,2022年一些重量级的政策与制度可能出台,成为政府云计算应用全面铺开的一年。

在鼓励与推动之中,《意见》中也不乏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在《意见》的开篇就提出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不够”、“重建设轻应用、数据中心无序发展苗头初步显现”等问题。一方面,这几年国内进入了数据中心建设的高峰期,许多地方规划了大到数十平方公里的数据中心园区。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3年,国内新建数据中心的容量已超过700万台服务器。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宏伟规划还停留在图纸上,这些新建数据中心的平均投产率仅7.8%,即使排除分期建设等原因,这一数字仍很低。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土地的投入,闲置浪费情况非常严重。《意见》中明确提出,“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要合理确定云计算的发展定位,杜绝盲目建设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应该说已经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个问题,但如何解决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思路,地方的发展与现实的发展环境存在一定的落差,如何实现平衡,有待在后续政策落实中相关部门提出创新性的方案。

《意见》中还有许多亮点,如“大数据开发与利用”、“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设立“云计算创业投资基金”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一一阐述。总之,《意见》的发布只是一个起点,后续各部门的具体落实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