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技巧:从0到1构建小说情节(一)

03 小说写作技巧:从0到1构建小说情节(一)

什么是情节?这是任何写小说的新人都得先想清楚的问题,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

大部分作品的剧情往往比较传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举个简单的例子,魔幻经典《魔戒》讲述了一场由霍比特人佛罗多·巴金斯领导的冒险之旅,他和一支由不同种族的英雄组成的团队,为了摧毁邪恶的魔戒而踏上了危险而壮烈的旅程。《了不起的盖茨比》则讲述了穷小伙盖茨比励精图治,苦苦追求昔日恋人但已嫁为人妇的上流社会女子黛西,最终遭到背叛美梦破碎的故事。

当然我们说有很多作品,完全可以没有剧情和冲突,比如法国新小说的代表作者格里耶就写了一篇《密室》,很多时候读者要自己去思考甚至补充情节,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学游戏和实验。当然你也可以尝试着写一下,但是在此之前,最好先掌握传统的方式,打好基本功。

小说情节到底是什么?它指的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就是小说中的故事线索、发展和结局的总称。它是小说的核心部分,包括了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冲突、转折和高潮等元素,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和叙事结构。

小说情节通常由多个情节线组成,每个情节线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故事线索,通过交织和交错的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说小说情节的设计和构建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作家有深入的思考和规划,以确保故事情节的连贯性、紧凑性和吸引力。

很多写作者往往会遇到那么一个难题:我得先有人物还是先有情节,即我该先写人物小传还是剧情梗概。

这是一个典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正如克里斯·赛克斯在《小说创作基本技巧》中提到,人物驱动的小说与情节驱动的小说会有所不同,情节驱动的小说可能会限制人物的发展和变化,使得人物流于扁平,缺乏对人性变化的展露和探索;而人物驱动的小说则会让剧情看起来不是那么紧凑,容易丧失读者的注意力。所以优秀的小说都倾向于平衡两者之间的比重。

我的建议是运用先来后到的原则,哪个灵感先来就先着手哪个,然后在创作中平衡两者。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开始写小说之前先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人物在你的脑海里还很模糊,那么你就先构建故事情节,在建设框架的时候再思考人物。反之亦然。关于人物,我们可以在之后再聊。

我的假设是大家想要创作出能够有更多读者欣赏的,可读性较强的小说作品,即传统意义上的具有有趣故事以及人物的小说作品,希望能系统性地学习创作手法和技巧并获取一些思维启发。

所以我要说的内容都会往这个目标和方向靠拢。

再说回小说的情节,就刚才的前提下,我们说好的小说情节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紧凑:情节发展应该紧凑有序,没有多余的细节和情节线,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悬念:情节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让读者愿意持续阅读下去;

3 令人纠结即有深度:情节应该有深度和内涵,能够探讨人类的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等,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4 逻辑缜密即有连贯性:情节应该有逻辑上的连贯性,能够使读者理解和接受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5 得有爆发点即高潮:情节应该有高潮部分,能够达到故事的高潮,引起读者的强烈情感反应。

小说情节的构建需要考虑到人物的塑造、背景的设置、冲突的发展等多个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预期等因素。一个好的小说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反应,以此让读者深入故事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和满足。

所以为什么悬疑和推理小说往往能在文艺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言以蔽之,它们往往具备精巧的情节设计。

这些作品通常以凶案为开头,一开始就给足了悬念,并吸引读者参与到破案或解密的过程,从而强化读者与剧情主人公的共情,由此也牢牢抓住了读者。

如果你还是新手,而且尚未确定想写什么题材的作品,不妨试试推理和悬疑小说,看看你的故事能吸引多少读者的情绪。

比如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一名私人侦探在火车上调查一宗谋杀案件,通过推理和调查,发现车上谁都有嫌疑,但好像谁都不是凶手。等到结尾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车上的人都是凶手,他们是为了抱不平而选择联手杀了受害者,而受害者本身也不是好人,而是逃脱了法律制裁的恶人。

当然情节有时候很难想,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模仿会是一个好的方法。下一节,我将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构建情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