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万维网页面
在万维网中,信息被组织为一个文档集合。文档除了包含信息之外,还可以包含指向这个集合中其他文档的链接。用户可以通过单击链接,转向它所指向的文档,这种链接被称为超链接。超文本是由基本的文本信息和超链接构成的文档。超媒体文档则在超文本的基础上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表示方式,包括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通常万维网上的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文档被称为Web页面。
按照页面内容被确定的时间,Web页面可分为静态页面、动态页面和活动页面3类。
1.静态页面
静态页面是固定内容的页面,它由服务器创建,并存储在服务器中。也就是说,页面的内容在创建时确定,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用户请求时,他只能得到页面的一个副本。当然,在服务器中内容是可以改变的,但(浏览器)用户不能改变它。
静态页面的最大优点是简单。它可以由不懂程序设计的人员来创建。但静态页面的缺点是不够灵活。当信息变化时就要由页面的作者手工对页面进行修改。因此,静态页面不适合包含经常变化的信息内容。
编写静态页面的语言包括HTML、XML、可扩展超文本标记语言(XHTML,EXtensible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等。HTML和XML将在后续章节进行介绍。XHTML也是万维网联盟(W3C)提出的标记语言规范,它将XML和HTML的优势相结合,以XML重构了HTML,被视为由HTML向XML过渡的技术。现在有很多工具可以生成静态页面,如普通文本编辑器、Dreamweaver、FrontPage、WordPress等。
2.动态页面
动态页面是指页面的内容在浏览器请求该页面时才由服务器创建,生成页面的程序存储在服务器中,并且当请求到达时,在服务器上运行该程序,创建动态页面的应用程序,将程序输出作为对请求该页面的浏览器的响应。由于对浏览器每次请求的响应都是临时生成的,因此用户通过动态页面所看到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
动态页面能够报告当前最新信息。例如,动态页面可用来报告天气预报或民航售票情况等内容。但动态页面的创建难度比静态页面要高,要求开发人员必须会编写应用程序,而且程序还要通过大范围的测试,以保证所有的浏览器都能正确显示。
动态页面和静态页面的生成方法不同。动态页面是由服务器运行应用程序产生的,而静态页面则是服务器创建后直接存放着的。从浏览器的角度看,仅根据在屏幕上看到的内容无法判定服务器送来的是哪一种页面。
制作动态页面的技术有公共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JSP、ASP、PHP等。
3.活动页面
动态页面在创建之后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就固定了,并没有持续更新信息的能力。对于许多应用,需要程序与用户进行交互或者在屏幕上产生动画图形,活动页面能够提供这样的功能。活动页面是由在客户端运行的应用程序产生的。该程序存储在服务器中,但不在服务器上运行。当浏览器请求活动页面时,服务器将这个创建活动页面的程序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即浏览器)运行程序,获得活动页面。活动页面可与用户直接交互,也可连续地改变屏幕的显示。
活动页面可以通过JavaScript、Java Applets等技术实现。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对象和事件驱动并具有安全性能的解释型脚本语言,它与HTML结合起来,用于增强页面交互功能。当客户端请求到达服务器时,服务器将源码发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解释执行,具体内容将在4.5节介绍。Java Applets是在服务器上用Java编写的程序,当客户端请求到达服务器时,服务器将已编译好的二进制码发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直接执行生成活动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