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从模拟语音通信发展成为今天能提供高质量移动宽带服务的技术,终端用户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每秒数兆比特,用户体验也在不断提高。此外,随着新型移动设备的增加,通信业务不断增长、网络流量持续上升,现有的无线技术已无法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业务提供能力将更加丰富,而且,面对多样化场景的差异化性能需求,5G很难像以往一样以某种单一技术为基础形成针对所有技术场景的解决方案。我国IMT-2020(5G)推进组发布的5G概念白皮书从5G愿景和需求出发,分析归纳了5G主要的技术场景、关键挑战和适用关键技术,提取了关键能力与核心技术特征并形成5G概念。2015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将5G正式命名为IMT-2020,并且把移动宽带、大规模机器通信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定义为5G主要的应用场景。5G不再单纯地强调峰值速率,而是综合考虑8个技术指标: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移动性、时延、连接数密度、网络能量效率和流量密度。与现有4G相比,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5G网络应重点关注4G中尚未实现的挑战,包括容量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更快、端到端时延更低、开销更低、大规模设备连接和始终如一的用户体验质量,随着这些技术的融入,5G的性能将不断得到提升。

本书从5G基础知识,到5G关键技术介绍,再到总体架构、网络接口物理层、MAC层等逐一对5G的标准进行描述。图文并茂地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

本书的编写工作由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张博老师完成,并得到北京金戈大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与支持,特此鸣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加之技术和相关学术领域的不断变化、更新,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作者进一步修改完善。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