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RLC层

3.5 RLC层

1.传输模式&传输实体

与LTE系统一样,NR RLC也包含三种传输模式:

(1)Transparent Mode(TM);

(2)Unacknowledged Mode(UM);

(3)Acknowledged Mode(AM)。

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种RLC配置,RLC配置和ARQ都不依赖于物理层子载波间隔、CP类型和TTI长度等。

(1)SRB0承载、寻呼和系统信息广播采用TM传输模式。

(2)其他SRB承载采用AM传输模式。

(3)DRB承载可以采用AM或UM模式。

TM传输模式包含两个实体:发送实体和接收实体。

UM传输模式包含两个实体:发送实体和接收实体。

AM传输模式只包含一个实体:发送与接收在同一个实体中(方便ARQ处理)。

传输模式和传输实体如图3-18所示。

2.服务和功能

(1)传输上层的PDU。

(2)编号(与PDCP层编码独立)(UM与AM模式)。

(3)通过ARQ纠错(AM模式)。

(4)对RLC SDU进行分割(UM与AM模式)和重分割(AM模式重传时)。

(5)重组RLC SDU(UM与AM模式)。

(6)重复检测(根据编号进行,AM模式)。

(7)RLCSDU丢弃(UM与AM模式)。

(8)RLC层重建。

(9)协议错误检测(AM模式)。

图3-18 传输模式和传输实体

3.TM模式

TM模式不对传入RLC的SDU做任何处理,直接透传。TM模式传输的PDU称为TMD PDU。

TM模式可以从下列逻辑信道中接收或者发送RLC PDU:BCCH、DL/UL、CCCH和PCCH,如图3-19所示。

图3-19 TM模式

4.UM模式

UM模式可以从下列逻辑信道中接收或者发送RLC PDU:DL/UL、DTCH。UM模式传输的PDU称为UMD PDU。

UM发送实体为RLC SDU添加协议头;如果需要,还需对RLC SDU进行分割(没看到有拼接这一条),然后更新协议头。

UM接收实体探测RLC SDU是否丢失;重组RLC SDU并把RLC SDU传输给上层;丢弃无法重组为RLC SDU的UMD PDU。

UM模式接收侧维护一个接收窗口,如图3-20所示。

图3-20 UM模式

5.AM模式

AM模式可以从下列逻辑信道中接收或者发送RLC PDU:DL/UL、DTCH、DL/UL、DCCH。AM模式传输的数据PDU称为AMD PDU;控制PDU称为STATUS PDU。

AM发送实体为RLC SDU添加协议头;如果需要,还需对RLC SDU进行分割(没看到有拼接这一条),然后更新协议头。AM发送实体支持ARQ重传,当重传的RLC SDU大小与MAC指示的大小不符时,可以对RLC SDU进行分割或者重分割。

AM接收实体:探测AM PDU是否重复接收并丢弃重复的AM PDU;检测丢失的AM PDU并请求重传;恢复RLC SDU并提交给上层。

AM模式发送短优先级:Control RLC PDU>重传PDU>普通PDU。

AM模式发送侧和接收侧都维持一个窗口,如图3-21所示。

6.RLC实体操作

1)RLC Entity Establishment(RLC实体操作)

当上层要求RLC创建一个RLC实体时,UE应当:

(1)创建一个RLC实体。

(2)将RLC实体参数初始化。

(3)开始数据接收。

图3-21 AM模式

2)RLC Entity Re-Establishment(RLC实体重建)

当上层要求RLC实体重建时,UE应当:

(1)丢弃所有的RLC SDU,RLC SDU分段,RLC PDU等。

(2)停止并重置所有的Timer。

(3)将RLC实体参数初始化。

3)RLC Entity Release(RLC实体释放)

(1)丢弃所有的RLC SDU,RLC SDU分段,RLC PDU等。

(2)释放RLC实体。

7.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

(1)RLC根据RLC Status Report重传RLC PDU或者RLC PDU的分段。

(2)可以根据需要请求RLC Status Report。

(3)RLC接收侧也能发起RLC Status Report请求。

AM RLC实体通过STATUS PDU给对等的AM RLC实体提供ACK/NACK。在下列情况下,AM RLC实体将发送STATUS PDU。

(1)收到来自对等AM RLC实体的Polling。

(2)检测到AM PDU接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