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SDR

2.7 SDR

SDR技术被誉为通信领域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1G通信系统,由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的革命;第二次革命是2G通信系统,由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革命。SDR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SDR即Software Defined Radio,软件无线电。是一种无线电广播通信技术,通俗来讲,SDR就是基于通用的硬件平台上用软件来实现各种通信模块。

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通用硬件平台”和“软件”。“通用硬件平台”就是说我们能基于这个硬件平台实现各种各样的通信功能,而不是说一个硬件平台只能实现一种通信功能。“软件”来实现通信模块是相对于传统的无线电技术来讲的,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模块都是用硬件电路来设计,一个通信电路只能完成一种通信功能,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而且一旦设计好功能后就无法改变。软件化可以加快通信模块的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便于调试和维护。

我们可以用图2-19来简单看看软件无线电基站与传统的无线电基站的区别。图片左边的是传统的大基站,图片右边的是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小型化基站。传统的商用基站体积较大,需要设计很多专用的硬件电路;而SDR基站体积较小,大部分通信功能由软件实现。

图2-19 传统的无线电基站与软件无线电基站的区别

软件无线电基站基于软件定义的无线通信协议而非通过硬连线实现。频带、空中接口协议和功能可通过软件下载和更新来升级,而不用完全更换硬件。

所谓软件无线电,其关键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说这种平台是可用软件控制和再定义的平台,选用不同软件模块就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软件可以升级更新。其硬件也可以像计算机一样不断地更新模块和升级换代。由于软件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是用软件实现的,如果要实现新的业务或调制方式只要增加一个新的软件模块即可。同时,由于它能形成各种调制波形和通信协议,故还可以与旧体制的各种电台通信,大大延长了电台的使用周期,也节约了成本开支。

SDR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别,比较通用的SDR系统分类是以SDR的硬件平台来分类。SDR系统分为三类:基于FPGA的SDR系统,基于DSP的SDR系统和基于GPP的SDR系统。

1)FPGA-BasedSDR系统

基于FPGA平台开发的SDR系统,实时处理能力强,但是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也高。这里强调一下在SDR系统中对实时处理能力要求很高,我们以LTE系统为例,LTE系统的子帧长1 ms,也就是说我们的SDR系统必须在1 ms内把这一子帧的数据全部处理完并发送出去,不能有任何时延。通信系统带宽越大,吞吐率越高,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就越高。

2)DSP-BasedSDR系统

基于DSP平台开发的SDR系统,实时性比FPGA略差,而且同样的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也高。

3)GPP-BasedSDR系统

GPP即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通用处理器。我们可以简单地把GPP理解为电脑,即我们使用的台式机、笔记本等。基于GPP能高效地开发各种通信模块、通信系统,因为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基于各种高级编程语言、各种链接库来实现各种通信功能,如编码、调制等。而且,基于GPP的SDR系统开发相比其他两种具有较低的开发门槛,较低的开发成本,开发周期也较短、便于调试等。GPP-Based SDR系统是目前最为通用的一种SDR系统实现形式。

SDR具有以下特性:

(1)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软件无线电可以通过增加软件模块,很容易地增加新的功能。它可以与其他任何电台进行通信,并可以作为其他电台的射频中继。可以通过无线加载来改变软件模块或更新软件。为了减少开支,可以根据所需功能的强弱,取舍选用的软件模块。

(2)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软件无线电由于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其硬件可以随着器件和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或扩展。软件也可以随需要而不断升级。软件无线电不仅能和新体制电台通信,还能与旧式体制电台相兼容。这样,既延长了旧体制电台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软件无线电本身有很长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