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有声:文献与文字断想》简介
《金石有声:文献与文字断想》这本书是由郭永秉创作的,《金石有声:文献与文字断想》共有23章节
1
封面页
...
2
自 序
这本《金石有声》收录了我2014年以后在书刊、网络上发表的大致可以归入今所谓“轻学术”范畴的文字(也许对“轻学术”的划分尺度各人不同)。这几年我在专业学术刊物上...
3
目录
自 序 孔子“瑟教”谭 屏风上的断想 “衣镜赋”的凤凰 春秋晋国两子犯 雒阳武库钟铭是伪造的吗? 元封二年铜烛豆铭文证真 关于元封二年铜烛豆铭文的补正 代笔,还...
4
孔子“瑟教”谭
《论语》记载的孔子和弟子的生活场景中,曾三次出现“瑟”。曾著有《瑟谱》、深谙琴瑟之道的元代人熊朋来,在一篇《瑟赋》中说: 胡不观于《鲁论》乎,孺悲之所闻,点尔之...
5
屏风上的断想
南昌海昏侯墓发掘的消息尚未在媒体上公布时,早已在学术圈内传开,数千枚竹简的内容最令学人遐想,成为同道们的谈资。电梯里遇到做唐代专业的C老师,他关心地问了问情况:...
6
“衣镜赋”的凤凰
中国人把“鳳(凤)凰”写成这轮廓相近的这两个字,无疑是把凤、凰分别与雄、雌相配之后的产物。“凰”字本来只写作“皇”,为求两字平衡,突显雌雄对等,才给它加了外框。...
7
春秋晋国两子犯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辅佐大臣的子犯,其事迹纵谈不上妇孺皆知,也可谓鼎鼎大名,子犯就是狐偃的字。新近修订印行的《辞源》第三版对他有如下介绍: 【狐偃】春秋晋人。...
8
雒阳武库钟铭是伪造的吗?
判定传世文物、文献的真伪,在新见文物、文献日多的今天,这一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关涉研究立论的根本性基础;而真伪判别过程当中,研究者对当时物质形态各方面的综合认识水...
9
元封二年铜烛豆铭文证真
《陕西金文集成》(下简称《陕集》)1867号著录一件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01年(一说2004年,见韩建武、胡薇《几件伪铭铜器的考释》,《文博》2015年第4期,...
10
关于元封二年铜烛豆铭文的补正
拙文《元封二年铜烛豆铭文证真》于《文汇报·文汇学人》2018年3月2日(第332期)正式刊发。当晚在网上随意搜检,不意竟查到一件2016年12月17日由西泠印社...
11
代笔,还是亲笔?——汉代小吏书艺一瞥
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敦煌甜水井东南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最近看到《文汇报》发表了采访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先生的专文和报道...
12
“夜鱼春跃”与“间缉之心”——《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读后
颜鲁公作于大历十二年(777)的《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见载于《颜鲁公集》卷十三(四部丛刊初编集部据明刊本缩印)。从内容而言,此篇篇名显然是传抄刊刻颜真卿文集...
13
《夷坚甲志》的前三个故事是什么?
南宋洪迈《夷坚志》的《甲志》部分,因为自序亡缺,只能根据相关证据大致推断写作于绍兴十三年(1143年)到绍兴三十年(1160年)左右或者稍晚(参看李剑国《宋代志...
14
古人如何降落到草木之上?
研究上古汉语词义离不开对早期古文字尤其是早期表意字字形的分析,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专辟一节“字形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就古汉字字形(尤其是表意字字形)对...
15
关于“穗、秀”问题的一封信
《古文字微刊》编者按:此文是郭永秉先生致白于蓝先生的一封信,对于近年学界讨论较多的“”一类字交流探讨。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此字与“沐”字音近,而郭先生列举了两个...
16
与时俱进 精益求精——《文字学概要(修订本)》评介
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汉语言文字学领域出版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裘锡圭先生撰写的《文字学概要》初版(下简称“初版”)自1988年印行以来,累计刷印二十余次,在学界影响...
17
《出土文献与物质文化》序
2016年7月,“出土文献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在浸会大学成功召开。会后,在主办方饶宗颐国学院的不懈努力和与会青年学者们的鼎力支持之...
18
从出土实物看中国古代简帛书籍文化
很荣幸来到国家图书馆跟各位先生、女士交流。我自己是做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方面研究的。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在纸质书出现之前,中国人的书籍是什么情况,特别是上古时代的书籍...
19
功甫帖墨迹的题外话
上海某藏家2013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购回的苏轼功甫帖墨迹,近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这一展览与展前两日上博两位专家发表的继续辨伪之文,再度...
20
字认完了吗?——谈战国竹书热背后古文字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993年以来,中国古文字学界,迎来了历史上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首先是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被盗掘后的抢救性发掘,让学术界第一次看到了相对完整、成系统且能与传世古...
21
清华简最大的特色是“高大上”
石伟杰:从上世纪以来,陆续出现了银雀山汉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岳麓简、北大简等等,与其他竹简相比,清华简有什么特色? 郭永秉:可能有不少读者知道,在中国古代历...
22
古人的文本不是写给机器看的
盛韵:在甲骨文发现以前,传统的金石学是怎样的?古文字学成为一门现代学科,要对传统的金石学进行哪些改造?哪些传统的观念遭到了摒弃? 郭永秉:因为我们很熟悉了,所以...
23
我是如何走上学术之路的
问:请您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的求学经历,同时也请您分享一下您个人的入行经历/涉足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缘起。 郭永秉:我的求学经历不太具有典型性,而且现在回想,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