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踏春”不完全指南

“博物踏春”不完全指南

早春时节,虽说冷空气还会时不时南下“骚扰”一下,但回暖的总体态势已不可阻挡,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乍一看,大地还是一片萧瑟,但仔细观察野花、鸟类、昆虫、蛙类等,就会发现,万物正在萌动……到了四月五月,自然早已是蜂飞蝶舞,春深不知处了。

根据这份宁波“博物踏春”的入门级操作指南,去户外进行自然观察吧。

出门前需要准备些啥?

可能有的人对自然观察这件事还比较陌生,以为需要什么特殊的装备才行,其实完全不用担心,真的不需要很复杂的器材。

着装方面,没有特殊要求,但一定要穿轻便合脚的鞋子。阳光强烈时,建议戴有帽檐的帽子,可以让你的眼睛舒适不少。另外,还要随身携带饮用水、干粮等。最好带一台相机,可以拍摄野花等。没有相机,手机摄影也是不错的选择。更强烈的建议是,带上纸和笔,画下你见到的野花、小鸟等。会不会画,画得好不好,其实并不重要。画画的过程,就是仔细观察的过程。这对培养专注力、提高观察力,都非常有帮助。

如果喜欢观鸟,那么你需要一个双筒望远镜。从实用性、便携性等角度来说,参数为7×35、8×42等的望远镜适合观鸟。顺便说一句,观鸟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对初学者来说,只要记住:一,不要一味追着鸟,这样很可能只会吓着鸟儿,结果啥也看不到;二,切记不要高声喧哗,保持适当观赏距离,学会慢慢接近鸟类。

城区公园,适合观察常见鸟类

在家门口开始自然观察,是很好的选择。早春是观鸟的最佳时节之一,冬候鸟都还在,因此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多的鸟种。有时候,在月湖公园走一圈,在两个小时内看到20种鸟不是问题,如白头鹎(bēi)、麻雀、乌鸫(dōng)、白鹭、八哥、大山雀、鹊鸲(qú)、珠颈斑鸠、棕背伯劳、白鹡鸰(jí líng)、翠鸟等是本地留鸟;而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黄腰柳莺、黄眉柳莺、白腹鸫、灰背鸫等属于冬候鸟。

由于这些鸟儿早已习惯了月湖畔的人来人往,因此通常不大怕人,只要稍微耐心一点,是有很多机会接近它们的。当然,找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除了目光锐利,还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听觉。你听!“吱吱嘿,吱吱嘿”,那是活泼的大山雀在枝头跳跃欢唱;“咕咕,咕咕”,那是珠颈斑鸠在叫呢。你会说这声音不是跟鸽子叫得差不多吗?是的,珠颈斑鸠有个俗名就是野鸽子。忽然,脚边的灌木丛里传来了“巴拉巴拉”的声音,好像是谁在那里拨动落叶——那基本上就是灰背鸫、白腹鸫之类的鸟儿,它们就这习性,喜欢在灌木丛里觅食。

如果你在公园里发现一棵挂满了果实的树,就不妨多停留观察一会儿,因为那是很多鸟儿的“食堂”,白头鹎、乌鸫、黄腹山雀等都可能来此大快朵颐。

如果到鄞州公园二期、东部新城生态走廊等偏湿地型的公园,则还能看到黑水鸡、白胸苦恶鸟、白鹭、夜鹭、小䴙䴘(pì tī)、斑嘴鸭等多种水鸟。

近郊山野,观鸟赏花两相宜

宁波郊外多山,在山野之中,可以看到的鸟类、野花等就更多啦。先为大家推荐几个比较便于到达的地点:如江北的荪湖与英雄水库、海曙鄞江镇的晴江岸、海曙龙观乡、东钱湖、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等。

在荪湖与英雄水库,每年都有鸳鸯来越冬,它们通常要到3月中下旬才离开宁波,迁回北方繁殖地。不过,它们多数时候躲在远处的树丛遮蔽的湖畔,偶尔会到水中央游弋或在天空群飞,想欣赏到它们需要一点耐心。

对于自然观察而言,晴江岸是一个值得重点推荐的地方。早春的晴江岸,古树林下的草地上会有不少蒲公英开放,金色的小花十分显眼。百合科的老鸦瓣也已盛开,它那柔软的叶子碧绿细长,洁白的花瓣上镶着紫纹;至于阿拉伯婆婆纳、天葵等小野花,就到处都是了。若往山脚走走,则可以看到毛花连蕊茶、山莓等植物的花儿。

晴江岸的河边,可以看到红尾水鸲、白鹭等鸟儿。若沿着附近古道走走,则不难看到灰眶雀鹛(méi)、红头长尾山雀、红嘴蓝鹊、白腰文鸟、灰头鹀(wú)等常见林鸟。

可能有的读者会说:你介绍了那么多鸟儿、野花的名字,我到野外却一样都不认识,可咋办?我认为,学会观察比认识物种更重要,因为观察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当然,如果真想学着认识常见动植物,只要花点时间学习,假以时日,每个人都可能变成“博物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