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隧道
摄影 许海峰 文字 生茶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隧道有种神奇的魔力,它能让五颜六色统统消失,隧道的世界里只有黑白,亮一点的红是亮一点的灰,亮一点的蓝也是亮一点的灰,亮一点的黄可能是更亮一点的灰,至于哪片是红哪片是黄哪片是蓝,那恐怕要靠眼睛的想象,倘若眼睛拒绝,那就得靠经验了,隧道可不会告诉你答案,它只负责把你带到光的另一头。
隧道的另一头是三十年前的上海,那个年代是黑白的,黑白的电视机,黑白的报纸,看着更早黑白照片的孩子。
在开往光的另一头的车厢里,男人的眼前闪过了这些,黑白色、报纸、照片、荧幕雪花,他渐渐褪为孩子的模样,前方的光让他眯起了眼,分不清是隧道出口的亮光还是彻底的晴天,直到眼睛适应了环境,他才发现,那时的生活是彩色的,明晃晃的。
出了隧道,他抬头望向高空,那里彩色晃得热烈,孩子的脚步也是热烈的,他自认为可以一口气爬上88层,报纸上说,那里要盖的新楼有88层,电梯嗖的一下,一分钟不到就到顶了。他还不知道,坐这种电梯要咽口水,只晓得自己有着无穷的脚力,一步两格,哦不,一步就可以迈上四格阶梯。
他想要去参加电视机里说的元旦登高活动,男人认为自己或许可以完赛,哦不,孩子觉得自己肯定可以拿到第一名,因为他在班级里经常跑第一,但他去参加那样的比赛倒不是因为他想去拿这个第一,而是想看看在高空看出去的城市风景,他不知道那是怎样的。具体说,他不知道亲眼看出去是怎样的。报纸和电视机上放过高空俯瞰城市风景的样子,他很喜欢那个视角,照片和节目里的上海风景完美无瑕,但他还是想亲眼感受下一览众山小是什么心情,再考验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恐高症。
孩子回想自己还是男人时的记忆,男人曾无数次看过这样的风景,在飞机上,用无人机,用谷歌地球漫游城市。男人告诉孩子,但孩子说他害怕坐飞机,也不知道无人机是个什么东西,至于谷歌地球,嘿,男人说,它可以让你看到不同时段城市的样子。
“真的可以吗?”孩子问。
“可以。”
“那90年代的上海,人们住的房子楼顶的瓦片是什么颜色的?”
“咖啡色。”
“是熟褐还是赭石?”孩子问,这是他唯二知道的咖啡色形容词,周末学彩色绘画课的时候颜料的管子上写着。
“这我不清楚,那时还没有谷歌地球。”男人说。
“那苏州河是什么颜色?”
河肯定是蓝色的,但苏州河?会不会是黑色的呢?那肯定不是湖蓝,印象里也没生过绿藻,还是应该是蓝色的吧,究竟是什么蓝呢?
“或许是一种混合了黑色的深蓝吧。”男人回答。
文字作者简介:
生茶,生于80年代。著有未发表的长篇小说一部及散文若干。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摄影师自述
我喜欢拿着相机在街上与迎面而来的生活相遇,那一刻能感受到身体中直觉在放大。这些“特别上海”的照片,都是我在青春期受荷尔蒙驱使下拍出来的。我寻找感兴趣的地方,感兴趣的人,拍下他们,也不为什么,就是想拍,看看我们还能变成什么样子。
上海太大了,太复杂了。尝试通过摄影来表现上海,这种野心会瞬间腾起,又很快破灭,但是年轻时候又不甘心,其实是不知深浅。
我在1991年开始学习摄影,开始街拍,每天拍,拍了很多胶片,至今想起那些日子,每一天过得都很快乐,也有了这批《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照片。照片拍摄于1994年至2005年。
摄影师简介:
许海峰,196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3年,作品《废墟的美学》在原点画廊举办,2008年,《伤终──5.12中国汶川大地震纪实》获爱普生国际彩色摄影大赛(中国赛区)照片组二等奖,2012年,《sleep》 参加韩国全州摄影节,2012年,作品《观看中国》获得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社会生活类”摄影作品奖,2012年,作品《台风来吧》获第二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铜奖,2021年,领衔创作的《虹镇老街》获第十三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多媒体类金奖,2022年,个展“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在m50创意园举办。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1994—2005 摄影 许海峰
此次共收录22位摄影师和22位作家的作品,但尚未画下句号,只是一个分号。我们希望这场城市文化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持续荡开。
如果你也是城市的漫游者、收藏者、预言家、梦想家……观察或经历,我们都欢迎你加入这场冒险和拼图游戏,用影像、文字,或其他媒介,讲述你所生活的城市里的故事——那些从过去到未来不断浮沉变迁的命运、记忆、物件、空间、神态、情绪,等等。
期待众人的视线在这里纵深、碰撞、错过或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