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提米
揭秘
钱币当然没有消失,它在有空槽的那块板里,只是人们看不见它罢了。原来圆槽的内缘旁还有秘密夹缝,此夹缝里窄外宽。三块板举起时,让有夹缝的一端朝上,因为圆槽略大于钱币,摇晃时可听见钱币活动的声音,放下去时,让有夹缝的一端朝下,钱币就掉进夹缝。为了不让观众发现这一秘密夹缝,在将此板放到桌子上时,让有夹缝的一端对着观众;另外,夹缝内表面和空槽内侧都呈黑色,观众不会发现夹缝。
小球失踪
表演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杯子里的一个小球,左手向球接近,同时用拇指和食指取过此球,并捏成拳头,等到拳头松开,球已不见。
揭秘
当然,小球从右手转到左手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球依然留在右手中,整个表演过程的慢动作是这样的:当左手要拿走球的时候,手心背着观众,而小球却落到右手的手心。左手继续表演:捏成拳头。同时,右手的中指、小指和无名指弯曲夹住小球,食指伸直,指着左手,示意观众去看左手。节目还可以变下去:右手去拿杯子,向观众交待,杯子是空的,然后顺势让球落到杯里,于是右手也是空的了,而小球又可以从杯子里变出来。
弹指生烟
表演
表演者把小瓷碟放到桌上,用脸盆打半盆水洗洗手,再用毛巾擦一擦(注意,用毛巾擦手的时候,不要把水擦干,只是做做样子)。接着,表演者隔一段距离对着瓷碟弹一下手指。此刻,观众看到,随着“哧”的一声响,瓷碟中冒出了团团紫色烟雾,升腾飘散,极为壮观。
揭秘
表演前找一个瓷碟子,取碘和锌的粉末各1~2克放在碟子里,搅拌均匀后,堆成小堆,另外再准备一个脸盆和一块毛巾。
碘和锌的粉末在遇水时,会在水的催化下,立即发生反应,生成碘化锌,并放出热量。产生的热量又使得一部分碘升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而放出。
提示:为了增加表演的效果,表演者可以在没用水洗手之前先对着碟子弹一下手指,这时不会产生紫烟,然后告诉观众手得洗干净才行。
鸡蛋游泳
表演
表演者把准备好的烧杯和鸡蛋放在桌上,对观众说:“这只烧杯中放的是清水,当我把鸡蛋放在清水里时,鸡蛋可以游泳。”说完,表演者把鸡蛋轻轻地放入烧杯里。待一会儿,观众发现鸡蛋开始动了,一会儿就升到了液面,好像换了口气,又立即潜到液体底部去了,又过了一会儿,好像憋不住了,又跑到液面上来换气,……如此上上下下,就像游泳一样。
揭秘
表演前,表演者取一只烧杯,在杯中倒入半杯盐酸,同时再准备一枚鸡蛋。
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把鸡蛋放入盐酸中,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产生碳酸气,这些碳酸气的气泡会浮在鸡蛋壳上,使鸡蛋所受的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鸡蛋所受的重力时,鸡蛋就会上升,升到液面以后,气泡破了,碳酸气跑到空气里,鸡蛋所受的浮力又变小,鸡蛋就又下沉了,下沉后又和盐酸作用,产生气泡,再上升……如此可以反复多次。
红白花变
表演
表演者将一朵红色的鲜花和一只大口透明的瓶子向观众展示,然后将红花倒挂在瓶中(花不要接触底部酸液),用玻璃片迅速盖住瓶口,以防止气体逸出,并固定瓶中花的位置。片刻后,观众看到,一朵红花变成了一朵白花。表演者取出白花,把稀盐酸滴在白色的花辦上。观众又看见,滴到盐酸的地方,白色变成了红色。使这朵花变成了红白相间的两色花。
揭秘
表演前摘一朵红色的鲜花,在花梗上系一根棉线。然后取一只大口透明的瓶子,在瓶中放三药匙亚硫酸钠,再注入稀硫酸,以浸没药品为宜,在瓶口盖上一个玻璃片。同时再准备一滴管稀盐酸。
瓶中的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它跟红花中的红色素结合生成了不稳定的白色物质,所以红花变成了白花。而在白花辦上滴上的稀盐酸是氧化剂,在它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稳定的白色物质分解,恢复了原来的红色,因此白花变成了红白两色花。
纸能包火
表演
表演者拿着准备好的东西走到观众面前,并说:“这是一张普通的报纸,这是一块普通的棉花,下面你们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完,表演者先用报纸做成一个篮球大小的空心球,在上面挖一个茶杯大小的孔,在空心球中放入撕得很松的火棉,然后点燃一根火柴,并通过孔把燃烧着的火柴冲入报纸球中,点燃火棉,这时火棉迅速燃烧。使观众感到奇怪的是,尽管报纸内大火熊熊,但报纸却完好无损。
揭秘
表演前取一只烧杯,在杯中倒入浓硫酸和体积是浓硫酸一半的浓硝酸,混合冷却后,把脱脂棉浸入杯里混合液中,8~10分钟后取出,再用大量的水将脱脂棉上的残酸冲洗干净,凉干后脱脂棉就成了火棉。然后表演者找一张报纸,用明矾水浸泡一下,凉干。同时再准备一盒火柴。
经过明矾水浸泡的报纸很难点燃,而撕得很松的火棉又燃烧得很快,在没有点燃报纸之前就燃烧完了,所以报纸球内的火很大,却不能点燃报纸。
筷子提米
表演
表演前,表演者找一根筷子和一只玻璃杯,并在玻璃杯中装满大米。表演时,表演者先把这些东西对观众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请一位观众检查这些东西的真伪。这位观众无论怎样看,也没有发现这里有什么秘密。接着表演者对观众说;“我用一只手捂着大米,另一只手拿着筷子,并对它们发功,就可使筷子和大米结合在一起。”说完,表演者用右手捂着大米,左手拿着筷子,并通过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缝将筷子插入大米中,同时口中发出“嘿!嘿!”的声音,然后松开右手,左手慢慢地用劲向上提筷子。这时观众看见,盛满大米的玻璃杯果然被表演者用筷子提起来了。
揭秘
玻璃杯的容积有限,不易发生形变,当在盛满大米的杯子中插入一根筷子时,就使大米的体积进一步收缩,因此大米和筷子会紧紧地压在一起。当表演者向上提筷子的时候,大米与玻璃杯之间,筷子与大米之间都产生了摩擦力,这个摩擦力足以支撑一杯大米的重量,所以用一根筷子能把一只装满大米的玻璃杯提起来。另外,之所以用右手压住杯口,是为了防止大米向上运动或落到外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