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三颗心》教案示例分析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三颗心》教案示例分析(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这篇教案范文针对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三颗心》进行详细讲解,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1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三颗心》教案示例分析
拓展

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识字和书写课后生字,做到准确无误。

2. 通过课文内容,感受邻里之间的亲情,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

3.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 字词的识写与朗读。

教学难点:

- 在朗读中体现出感情,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学课时:

- 1课时

教学准备:

- 课件、字卡以及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们的心中是否有善良与关爱?拥有怎样的心情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

2. 引导学生认识课题《三颗心》,请大家齐读课题,感受学习的主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 播放老师的范读,学生听的同时要在纸上圈出生字,画出重要的词语,标注自然段的序号。

2. 逐个自然段地请学生指名朗读,并进行正音,确保正确发音。

- 强调“轻声”与“儿化音”的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并模仿。

3.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利用字卡与课件展示生字,随机让学生练读,教师给予适时指导。(https://www.daowen.com)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 重新阅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 “三颗心”分别代表了谁?(爸爸、妈妈、宁宁,并展示相应的心形图片)

- 你们最喜欢哪颗心呢?请尝试找到相关句子并进行勾画,分享理由。

- 鼓励学生用声音表达出他们之所以喜欢某颗心的原因,例如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宁宁的思考能力。

3. 通过朗读感受角色的情感。例如,理解宁宁的心情和行为,以及父母对老爷爷的关爱。

4. 进一步讨论宁宁这一颗心,发现他受父母影响而关心他人的品质。同时,强调邻里之间的关爱与影响。

(三)升华情感,理解爱的重要性。

1. 在宁宁一家人的关爱下,老爷爷的病情得到改善。想象一下如果老爷爷见到宁宁,他会说什么。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表达重温邻里之间情感。

2.揭示课文主题:爱不仅仅是对亲人的关心,也是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关怀。带领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一点,通过音乐伴读,深化对课文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

1. 想象宁宁一家对老爷爷还有哪些关心和帮助,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

2.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面对邻里之间的关爱,感受温暖,强调情感的重要性。

四、规范书写,提升书写能力。

1. 让学生提出今天学习中遇到的难写字,如“医”、“怎”,并进行逐一指导。

- 通过示范与书写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书写方法。

2.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题,并与同学交流、欣赏自己的成果,互相学习。

五、布置作业

1. 将课文故事讲述给家人或同学,分享所学内容。

2. 在生活中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帮助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获得提高,更在情感上感受到爱与关心,让这种情感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第2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三颗心》教案示例分析
拓展

标题: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三颗心》教案详解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生字的正确写法,培养学生书写的整洁度和美观性,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

2.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分享宁宁一家是如何关爱老爷爷的,体会到邻里之间的温情。

3. 积累和运用相关词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以及《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磁带,用以营造课堂氛围。

教材分析

课文《三颗心》中反复出现的“轻轻地”六个字,深刻地展现了宁宁一家人的细腻与关怀。尤其在当今社会,邻里之间互动减少,因此,重温这种温暖的情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读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关爱,还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轻柔的音乐中,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入课文,让学生倾听后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内容。如果记忆模糊,可以翻开书本,低声朗读故事情节。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学生进行自由朗读,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用笔勾出,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1. 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抽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随机抽取一些学生,让他们朗读课文的不同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纠正他们的读音和流畅度。

三、复习生字(https://www.daowen.com)

借助生字卡片,通过多样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确保大家能够正确发音,初步记忆生字的形状。

四、再次阅读,体会情感

1. 在阅读时,鼓励学生思考:宁宁一家为什么做事都是“轻轻的”?(引导他们朗读第三、四段。)

2. 指导学生在书上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让他们引用文中的字句回答。

3. 阅读第五段,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激发他们的质疑意识。

4. 在感情的引导下,朗读第六到第九段,学生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宁宁的内心感受及家长的关心。

5. 回到课文内容,讨论宁宁一家对老爷爷的关心方式。

6. 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培养朗读的情感表达能力。

7. 拓展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心他人,以此增强同学间的情感联系。

五、书写练习

1. 教师范写“医”字,学生跟着书写,注重字形的结构。

2. 学生观察其他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选两个字进行练习。

3. 小组内互评,选出书写较好的同学,请其分享书写心得,并现场示范。

4. 反复练习字形,力求在同学的启发下提升书写水平。

六、课后练习与交流

在完成课后第二题后,鼓励学生再读一遍课文,并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和体会。通过这种互动,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爱与关怀的力量。

第3篇: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三颗心》教案示例分析
拓展

教学要求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邻里间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般的真情,学会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

重点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关心他人的意识。

课时划分

2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向他人讲述这个故事。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真挚情感。

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教师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三颗心》。

2. 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并思考: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行拼读课文。

2.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学生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小组分段朗读,鼓励学生通过语气表达不同情感。

5. 进行小组朗读比赛,增强朗读兴趣。

6. 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巩固理解。

7. 讨论三颗心分别代表谁,它们在想些什么。

三、认读生字

1. 出示装饰有爱心的爱心树,展示生字卡片。

2. 鼓励学生上台带领大家一起认读。

3. 学生自由认读,互相检查。

4. 小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认读情况。

5. 讨论如何记忆这些生字。

四、品读体会真情(https://www.daowen.com)

1.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含有“轻轻地”的句子,并用线划出。

2.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朗读。

3. 讨论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轻轻地”行动,宁宁的懂事表现过程,以及如何鼓励宁宁。

五、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课文感情。

2. 指名朗读,适时进行评议。

3. 全班齐读,增强集体感受。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书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给别人听。

3. 理解课文,感悟人间真情,学会关心他人。

重点难点

1. 熟练掌握本课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进行抽读练习。

2. 开展火车读,全班齐读。

3. 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二、总结延伸

1. 问学生:通过上节课学习,你们喜欢宁宁吗?为什么?

2. 拓展讨论:如果班上有生病的同学,我们应该怎样关心他?如果自己的父母生病了,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三、说一说

1. 教师出示课后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2. 集体反馈,教师适时选择优秀的表达进行板书。

3. 学生进行句型练习,使用( )地( )的句式表达。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今日书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及组词练习。

2.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要领。

3.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与反馈,教师个别辅导。

4. 学生互相批改,发现书写的要点与不足。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回顾课堂所学内容。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认识与书写能力,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带入日常生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