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如何教学把我寄给爸爸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如何教学把我寄给爸爸(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教案范文针对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把我寄给爸爸》进行详细解读,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认知。
第1篇: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如何教学把我寄给爸爸
拓展

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上册《寄给爸爸的思念》

【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 学习朗读,通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 通过讲述孩子对父亲的思念,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与认识。

3. 识记和书写课文中出现的7个生字。

4. 完成课后相关的习题。

【教学重点】:

1. 熟练掌握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 通过生动的朗读表现出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正确书写并流利朗读7个生字。

2. 深入理解和感受文中孩子的情感世界。

【教学准备】:

1. 制作生字卡片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1. 导入部分:

同学们,大家心中有没有特别想念的人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个关于孩子对父亲深深思念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在特别的日子,孩子如何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他对父亲的爱和思念。看看这个孩子是如何将自己“寄”给忙碌的爸爸的。

2. 课文内容:

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孩子的父亲远在南极进行探险。可爱的孩子提笔写下他对爸爸的牵挂,甚至在信的一角画上了自己,表达对远方父亲的思念之情。他的心中有一种渴望:想看到南极的冰雪,更想见到心爱的爸爸。通过这段情节,同学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浓浓的父子情。

3. 生字教学:

- 把: bǎ (提手旁,4画)

解释:用手握住某物。

组词:把握、把戏。(https://www.daowen.com)

- 父: fù (查八部)

解释:父亲。

组词:父母、父子。

- 爸: bà (父字头,4画)

解释:爸爸的称呼。

组词:爸爸。

- 元: yuán (二,2画)

解释:货币单位

组词:元旦、元気。

- 角: jiǎo (刀字头,5画)

解释:角度或货币单位。

扩词:角落、牛角。

- 冰: bīng (两点水,4画)

解释:水冻成的固体。

组词:冰箱、冰块。

- 妈: mā (女字旁,3画)

解释:母亲的称谓。

组词:妈妈。

4. 多音字学习:

- 角: jiǎo(角度),jué(角色),jué(角斗)。

【课后作业】:

1. 想象一下,如果父亲收到了信,他会给孩子写些什么?

2. 你想把自己寄给谁呢?请画出你的样子,并分享你的想法和理由。

通过本节课,学生们将不仅能认读生字,体会到家庭亲情的温暖,还能以独特的视角探索思念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第2篇: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如何教学把我寄给爸爸
拓展

新标题:长春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示例:我寄出的心声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和写出10个生字,掌握2个偏旁部首的基本用法。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受词汇的魅力。

3. 理解主人公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勇敢追求梦想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以不同的信封和明信片展示作为开场,提问:“信封里通常装着什么?你们有过寄信的经历吗?” 引导学生交流他们的经历,让他们感受到写信和寄信的乐趣。接着,揭示课文标题《我寄出的心声》,提出思考:“如果你要寄封信给人的话,会选择寄给谁?内容又是什么呢?”

二、新授内容:

1. 进行课文朗读,老师配乐范读,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

2.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利用拼音标注好生字。每个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记识别生字形态,增强记忆。

3. 分享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生字标记法,并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https://www.daowen.com)

4. 讨论主人公将自己寄给爸爸的原因,鼓励学生带着提问去阅读相关段落。“你们有什么感觉或想法?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渴望和爸爸在一起?”

5. 深入讲解文字中的情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南极的神奇和遥远,引导学生想象爸爸的工作环境,用心去理解文中的情感。

三、词汇扩展与运用:

1. 选择文中的关键词,如“思念”、“远方”等,进行词汇拓展,鼓励学生组成新词,造句子。

2. 引导学生作小组讨论,分享对这些字词的理解,并创作一段情感短文,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四、书写指导与练习:

1.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如“爸”、“信”等,展示书写要领。强调笔画的起止与结构,确保学生能够规范书写。

2. 让学生们在练习本上反复书写,达到熟悉生字的目的。选出一名同学示范,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观察和纠正。

五、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哪些字?你们觉得,想要寄给爸爸的信里可以写些什么?请下节课再来分享你们的创意!这节课不仅是关于字词的学习,更是关于情感的交流。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份思念与勇气延续下去,勇敢表达自己的心声。

第3篇: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如何教学把我寄给爸爸
拓展

标题:关于《寄给父亲的信》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父”“寄”两个字,认知其结构和使用。

- 理解课文大意,能够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 深刻体会到父爱和亲情的意义,培养对亲人的关心与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 掌握“父”“寄”两个字的写法及含义,理解课文内涵。

- 练习课文的朗读技巧,提升语感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 新字的认读与理解,尤其要理解其构成与使用的语境。

教学准备

- 字卡、词语卡片以及字理图,展示相关的图片或信封,增强学生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 回顾学习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入对亲情的讨论。

2. 以“寄”开头讨论,让学生思考信的意义,了解“寄”字的使用。通过演示信封,增强对“寄”的理解。

二、认字与书写(https://www.daowen.com)

1. 展示“父”的字理图,讨论其历史演变,引导学生探索字形的意义。

2. 学生在书写本上练习“父”和“寄”两个字,感知汉字的形态和结构。

3. 进行字词的扩展练习,联想到与“父”有关的字词,如“爸”“父亲”等,巩固学生对字音的记忆。

三、课文初读

1. 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注意语调和情感的变化。

2. 学生分组练习朗读,互相纠正发音,并朗读出感情与节奏。

3. 指导学生分析段落结构,标注出课文自然段落,理清文章条理。

四、深入理解

1. 指名学生朗读关键段落,提炼出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

2. 学习字义与构词,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深入讨论故事情节,例如小女孩的情感变化和对父亲的思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互动

1. 利用展示的字卡复习新学的词汇,增强识字能力。

2. 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大家对“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与感受,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3. 完成一篇简单的课后感想:写一封寄给父亲的信,表达自己的感情与祝福,实践所学内容。

以此教学案为基础,不仅强调了识字与朗读能力,也注重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家庭关系的重视,真正实现了育人与教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