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示例:《谁的本领更大》精华解析三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示例:《谁的本领更大》精华解析三(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围绕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谁的本领大》,提供了三篇详细的教案范文,旨在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授学生对比不同人物能力的方法与思维。
第1篇: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示例:《谁的本领更大》精华解析三
拓展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自觉认读“盖、房、筑、修、饭、谈、拉、丈、求”等生字,并能够积累使用“盖房子、筑公路、修桌椅、端饭菜、火冒三丈、愤愤不平、傲慢”等词语。同时掌握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找“筑”字的技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描写“筑、修、盖、丈、求、交”这6个字。

2. 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照标点符号停顿,理解“傲慢”、“愤愤不平”、“火冒三丈”等词语的意思,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相应的语气。

3. 培养学生的集体生活意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理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巩固生字以及相关词语的使用。

教学难点:

在朗读对话时表达感情,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配备课件、字卡、图示和角色头饰等教材。

教学时间:

安排2课时进行本课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

1.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一起猜一猜!”

2. 通过展示手和嘴巴的图片以及其拼音,带领学生拼读音节。

3.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表情,讨论识别生气的情感来源,从而培养观察能力。

二、揭示课题

1. 通过播放录音和动画吸引学生注意,询问引起手和嘴巴争吵的原因,引导学生猜测。

2. 课题揭示后全班齐读,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中提炼出文章主题。

三、学习课文

1. 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认真朗读课文,确保准确流畅。

2. 在课堂上逐一检查学生的反馈,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3. 重点给出难句的指导,学习生字“拉”。

4. 鼓励同桌间进行互相检查,共同进步。

5. 向学生提出问题,探讨手和嘴巴各自的本领,并让学生用朗读表达出来。(https://www.daowen.com)

6. 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特别是“盖”、“筑”、“修”等词的部首和构造。

7. 全班进行角色朗读,鼓励学生用动作装出演绎课文。

8. 在最后的总结中讨论手和嘴巴的争论结果,引入生字“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通过游戏形式复习生字,确保学生能理解词汇与动作之间的联系。

2. 进行对话朗读,深入探讨手和嘴巴间的合作关系。

3. 学生分享他们对于手和嘴巴争论的看法,并结合情境展开讨论。

4. 监听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巩固练习。

5. 发动全班一起跟随歌曲进行表演,培养合作意识。

二、写字指导

1. 学生跟随教师的演示逐笔书写生字,确保掌握笔顺。

2. 在田字格中进行描红和独立书写,强化生字记忆。

3. 教师提供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写字内容。

板书设计:

手(shǒu)

谁的本领大

嘴巴(zuǐ ba)

盖房子

交谈

筑公路

吃饭

修桌椅

端饭菜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能够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提升,同时也能够在合作与互动中增强人际关系的理解,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与重要性。

第2篇: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示例:《谁的本领更大》精华解析三
拓展

《谁的本领大》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分角色朗读,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识记本课中9个生字,掌握2个生字的书写。

3. 学习理解“觉得”的用法,运用其进行口语练习。

4. 培养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与他人,鼓励互相帮助和赞美,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 难点:理解课文内涵,帮助学生认识每个人的独特长处。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标准》,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更要培养他们的欣赏与评价能力。因此,朗读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本课程充分体现“语文”的特点,强调通过朗朗书声和角色表演,帮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和体验。

教学思路

以朗读为主线,围绕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多样的互动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新知,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 认识新朋友:

-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风和太阳的图片,向学生提问:“这两位朋友是谁?”

- 学生回答,接着引导他们说出风和太阳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2. 初读课文:

- 出示句子:“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碰”和“本”,带领学生识记。

3. 角色扮演: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风和太阳的特征,讨论他们的本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https://www.daowen.com)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 自主阅读:

- 学生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文,标注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2. 交流讨论:

- 学生分享在自读中发现的内容,教师引导他们检查自己的阅读,并纠正发音。

3. 找出比试内容:

-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风和太阳比试的内容,引导他们理解比赛的规则与结果。

三、朗读感悟,体会文意

1. 比试结果讨论: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和太阳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试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用“觉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角色阅读:

-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入情感与动作,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和课文内容的把握。

四、学习生字,写字练习

1. 新生字学习:

- 教师出示新生字“巧”、“脱”、“强”,引导学生分享识记方法。

2. 书写练习:

- 教师示范书写,并指导学生进行描红和自主练习。

3. 总结与反馈:

- 学生分享今天的收获,回顾课文内容,感受风与太阳各自的本领,增强自信和合作意识。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和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以及风和太阳的本领,增强家庭间的语言交流。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和角色,思考他们的长处与本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

第3篇: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示例:《谁的本领更大》精华解析三
拓展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谁的本领大》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在田字格里认真、美观地书写。

2. 借助拼音,初步读通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3.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本领。

教学准备

- PPT课件

- 生字卡片

- 词语卡片

- 铅笔、田字格纸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听话训练

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提升自己的听力技能,看看谁能听得又仔细又准确。

2. 老师朗读:“小朋友,志气高,从小学好真本领。”请两位同学复述这一观点。

3.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设问时板书“本领”,介绍第一个生字“本”。并通过PPT展示“本”的古字形演变,讲述“本”字与草木根的关系。

4. 让学生互动,讨论“本”字可以和哪些字相结合,激励学生思考。

过渡: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两位主角——风和太阳,正在比拼谁的本领更大。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阅读课题,思考这篇故事可能会涉及哪些问题。

2. 带着问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准确地读通课文。老师给出读书要求,鼓励学生标记小节号。(https://www.daowen.com)

3. 开“火车”形式,让8名学生分段朗读,鼓励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问他们一共读了多少自然段,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4. 提出问题:“风和太阳各自比了几次本领?”提醒学生关注文本,寻找答案。

5.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段:“风和太阳遇到了一起,为什么会开始比拼?”

6. 介绍词语“碰”。引导学生思考“碰”的含义,并展示相关句子增强理解。

三、深入理解故事

1.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风和太阳第一次比拼什么,以及结果如何。

2. 在讨论中激励孩子们交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

3. 引导学生明白两者的不同本领分如何展现。通过询问太阳是如何让孩子脱掉外衣的,引导学生读到关键字“强”。

四、角色扮演与讨论

1. 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读出(6-7小节),并分享各自的理解。

2. 通过图片展示,提供视觉支持,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展。

3. 讨论第二轮比赛:风和太阳再一次比拼,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信阅读。

4. 指导学生通过口述和读书探索本故事的趣味性及教育意义。

五、总结与书写

1. 通过回顾,帮助孩子们整理故事的脉络,着重突出关键词汇,如“比本领”、“强烈的光”、“脱下外衣”等。

2. 最后进入书写环节,教授学生正确书写三个生字:“受、些、推”。通过观察字帖,提示写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教师板演,随后学生描红、临摹生字,培养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通过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和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和互动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参与中逐步认识到每个角色的优缺点,以及故事中传递的道理。今后,教学中应继续重视生字学习与故事理解的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