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设计北师大五年级崂山道士教案

如何设计北师大五年级崂山道士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针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崂山道士》进行教案设计,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第1篇:如何设计北师大五年级崂山道士教案
拓展

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崂山道士》

一、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

本课为一篇富有哲理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理解深层次的含义。教师的角色不是简单灌输,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征。适时提问、引导讨论是教学的关键,既要关注语言的工具性,也要重视文学的情感表达,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产生共鸣。

二、教学流程

(一)整体理解课文

1. 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各自阅读文本,标记出能够引起共鸣的词句,激发他们的思考。

2. 提问讨论: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 “崂山道士”这一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 “王七”在故事中展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从哪些细节可以体现?

(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正面价值观,但也能尊重不同的观点与解读。)

(二)深入感受课文(https://www.daowen.com)

1. 探寻王七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王七前往崂山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否达成了目的,为什么?

2. 句子体验:请学生找出让自己有所触动的句子,结合个人经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可自由朗读,教师适时巡视并提供反馈。)

3. 分享与评价:随机指名学生进行朗读,邀请其他同学对朗读进行评价,接着由教师总结。

(三)拓展思维,回归整体

1. 联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找到类似王七的人?他们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2. 反思收获:请同学们分享,从这个故事中他们获得了哪些想法或启示,避免刻意总结道理。

三、作业安排:

1. 词语练习:挑选课文中的多个词组,任选其中三个进行造句练习,增强词汇运用能力。

2. 句子分享:请学生在课下将自己标记的句子朗读出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期待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通过故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第2篇:如何设计北师大五年级崂山道士教案
拓展

五年级语文课文《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文中关键词汇,包括“神采奕奕”、“羡慕”、“犹豫”、“倾慕”、“珠圆玉润”,并认识8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 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领悟故事传达的哲理:只有勤奋不懈,方能收获成功;而投机取巧者将无法获得真正的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主线,以抓住情节发展为核心。

教学难点

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其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提前让学生了解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的背景。

教学时数

共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

开场与学生分享一些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比如《聊斋志异》,引导学生对古代故事产生兴趣。接着,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崂山道士》。

2. 学生汇报资料

请学生简单介绍蒲松龄,讨论其生平及文学成就,特别是《聊斋志异》的创作背景。

3. 自读课文

引导学生静心阅读,感受《崂山道士》故事的文学魅力,了解其独特的叙述风格。

4. 词汇交流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比如:

- 神采奕奕:形容人的精神面貌。

- 倾慕:指内心的向往与爱慕。

- 珠圆玉润:多用来形容声音清晰悦耳。

5. 情节概括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强调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6. 理清脉络

- 学生讨论山中的故事经历,各自识别出关键段落。

- 分段总结王七的学习过程。(https://www.daowen.com)

- 提出小标题,帮助理解故事的各个部分。

7. 重点探究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为何王七未能成功学习法术的原因。

8. 拓展活动

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精彩桥段进行小组演绎,展现他们的理解与表现。

第二课时

1. 回顾

通过小组分享复述故事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

2. 研读感悟

带领学生总结崂山道士施法的细节,鼓励学生使用成语表达他们的感受。

3. 问题引导

提出两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故事细致描写了王七的失败过程,以及成功与努力的关系。

4. 深入探讨

鼓励学生讨论王七的经历和心理,探讨坚持与放弃的哲理,帮助他们从故事中提炼出实用的生活哲理。

5. 形成共识

学生分享个人的理解,达成对于王七应具备毅力和恒心的共识,反思自我。

6. 自我警醒

鼓励学生写下激励自己的名言或目标,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7. 扩展阅读

提供《聊斋志异》的其他作品以供学生自由阅读,并探讨不同故事可能带来的启示。

8. 最后活动

讨论如果故事中有不同的选择和发展,王七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鼓励学生进行原创性写作或口头表述,吸引更多同学关注这种文化。

板书设计

- 崂山道士

- 拜师求法

- 看师演法

- 缠师授法

- 演法失败

- 勤勉成就未来

- 投机取巧终无果

第3篇:如何设计北师大五年级崂山道士教案
拓展

标题:五年级下册语文《崂山道士》授课方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能够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

2.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够进行完整的复述。

3. 体会到坚持努力的重要性,明白只依靠小聪明不可能真正掌握技能的道理。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文本的故事情节和逻辑脉络。

教学难点:

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其中的教育意义。

课前准备:

建议学生提前查阅关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相关资料,减少课堂讲解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想和大家分享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

2. 学生回答后进行相关互动,分享收获。

3. 话题引入:你们平时喜欢阅读哪些书籍?

4. 介绍《聊斋志异》及其历史背景,特别提到《崂山道士》,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资料分享

1. 开展一个小型的资料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对蒲松龄的了解。

2. 讨论学生对《聊斋志异》的认识,把已知的资料整合呈现。

三、深入学习课文(https://www.daowen.com)

1. 自由阅读课文,探讨故事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2. 分析结构,讨论文章是如何围绕主要事件展开的。

3. 画出情节曲线图,看看故事的起承转合。

4. 对各个部分进行小标题的归纳。

5. 在小组内复述故事,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6. 进行小组讨论,发现疑问并共同解决。

四、古今对照学习

1. 向学生展示部分古文,让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与艺术

2. 通过范读,让学生思考这部分与现代文的关系。

3. 组织男生和女生分别朗读,以增进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

1. 结合王七的故事,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感悟。

2. 将个人感受通过纸条的形式贴在黑板上,共同交流思考。

六、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蒲松龄的成就,倡导他们在课后去探索更多《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记住读书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崂山道士

- 学习的曲折

- 实践的重要性

- 成功与失败的教训

- 全心投入才能收获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