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

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5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课件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涵盖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交往能力,适合教师参考与使用。
第1篇: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
拓展

活动主题:欢乐灯会与创意表达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用愉悦、自然的音调进行歌曲演唱,结合肢体动作,体验节日的欢乐气氛。

2. 学习并掌握表现“欢”字的音调变化,从而展现歌曲的活泼与趣味。

3. 鼓励幼儿尝试异唱形式的合唱,享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4. 培养幼儿大胆用色和细致涂色的习惯,提升绘画能力。

5. 激励幼儿展开想象,自信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

活动准备:

1. 收集关于灯会的短视频或图片资料。

2. 幼儿用书第3册第5页及相关教学挂图(包含不同风格的灯笼和节日元素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 观看语音活泼的灯会视频,之后展开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观看时的感受,比如:“你在灯会看到哪些特别的灯?它们的颜色和形状给你怎样的感觉?”(https://www.daowen.com)

2. 歌曲学习:

- 学习歌曲时,首先模仿灯会现场的声响,体验“锣鼓声”的节奏。通过“嗡嗡--嗡嗡”的乐句,带入歌曲的氛围。

- 通过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识别并学唱“各式花灯,彩灯争艳,龙灯亮,凤灯舞”的旋律。

- 教师进行示范,鼓励幼儿自然加入其中,互动式的引导增强了参与感。

- 引导幼儿探索“欢”字的唱法,通过情境感受表现出歌曲的活泼与幽默。

- 组织幼儿进行对唱,培养彼此的默契,体验合唱的乐趣与收获。

3. 创造性表达:

- 在演唱过程中,鼓励幼儿在歌曲高潮部分创造性地做出模仿各种灯笼的动作,并停留在各种姿势上,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活动延伸:

- 设置一个灯笼DIY区域,提供材料和道具,引导幼儿进行简易的音乐表演和灯笼制作,鼓励他们在其中发挥创造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采用开放式的讨论引导策略,结合多媒体资料带入课题,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孩子们在自由交流中,对灯会有了更深的理解,随后通过动手制作,成功提升了他们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我观察到,幼儿在讨论和表演过程中自信心显著提升,未来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第2篇: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
拓展

标题:探索城市与自然的艺术之旅

文章内容: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与讨论,引导孩子们理解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特点与差异。

2.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并绘制独特的建筑物和交通工具。

3. 提升孩子们对绘画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体验共同创作的乐趣。

5. 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装饰和美化活动。

活动准备:

1. 相关的图片资料,如城市风景和自然景观的照片。

2. 大幅画纸、彩色铅笔、水彩及贴纸等各种美术材料。

3. 介绍过的故事书,例如《森林的秘密》。

活动过程:(https://www.daowen.com)

(一)启发想象,产生创作灵感。

1.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城市和森林有什么不同吗?”通过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教师展示城市与自然的图片,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场景。引导他们将这些描述转化为图像和符号,比如将高楼大厦连同小鸟和树木结合绘制在纸上。

3. 分类布置绘画任务。一部分孩子可以画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另一部分则可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森林景观,分别在大纸与小纸上进行创作。

(二)共同创作,呈现“理想世界”。

1.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为每个组提供建议与指导,鼓励孩子们讨论和选择他们的主题与构图。

2. 配合分工,一些孩子负责绘制建筑轮廓与自然元素,其他孩子则用色彩进行填充与装饰,展现他们想象中的世界。

3. 完成后,孩子们将各自的作品剪裁展示到大海报上,形成一个多元的艺术作品。

(三)展览与分享,接受反馈。

1. 将作品摆放在教室的展览角落,每组选出代表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与意图。

2. 在欣赏过程中,大家可以进行交流与评论,分享各自的感受,选出最受喜爱的作品,并为优秀作品颁发小奖牌。

小知识小天地:城市与森林各具特色,城市作为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充满着现代的建筑与交通;森林则是自然的庇护所,孕育着丰富的生命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两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是我们探索与创造的动力,激励我们尊重自然,热爱生活。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连接这两种不同的世界。

第3篇: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
拓展

标题:创造与环保幼儿园大班趣味活动

内容: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环保的兴趣和责任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享受创作的乐趣。

2. 让幼儿认识废弃物的多种利用方式,了解如何将资源循环利用。

3. 鼓励幼儿根据废弃材料的特点,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有趣的人物或动物造型。

4.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

5.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习与小伙伴共同创造。

活动准备:

1. 各类废弃物品(如旧衣物、塑料瓶、纸箱等)、剪刀、水彩笔、胶水、装饰纸。

2. 幼儿需能够简单地画出常见动物和人物的形象,有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

3. 在活动室内张贴各种环保标语以及幼儿上次活动制作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活动过程:(https://www.daowen.com)

1. 讨论环节

(1)教师展示各种废弃物品,邀请幼儿分享这些物品的来源,以及他们平时是如何处理这些物品的。

(2)引导幼儿探讨废弃物的再利用,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创造新的玩具或艺术品,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2. 观看短片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环保和废弃物处理的短片,随后分组讨论:哪些物品可以被再次利用?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创作环节

(1)导师展示自己用废弃物制作的艺术品,征询幼儿的意见。引导幼儿观察形状、颜色、材质等设计元素。

(2)幼儿开始自制自己的艺术作品,教师鼓励他们使用各种材料,并在创作中大胆表现个性。

(3)分享交流,由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制作过程。

4. 户外活动

在户外,教师引导幼儿将他们的作品系在绳子上,通过奔跑和风的作用,让这些作品“飞”起来,体验自由和快乐。同时,强调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美好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将在动手操作中培养环保意识,增强创造力,同时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4篇: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
拓展

标题:探索秋天的魅力与变化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感受秋天的独特魅力,体会秋季的丰收与动植物为冬季做准备的过程。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通过观察和欣赏秋季景观,提高他们对文字和图画的感知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使他们在欣赏中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情感。

4. 训练幼儿有序、细致地观察事物,并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所见。

5. 让幼儿认识到故事中声音词使用的趣味性及其对情感传达的作用。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在活动前,通过故事和讨论增进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理解。

2. 物质准备:准备《秋天的雨》的课件、有声读物以及轻音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谜语吸引幼儿的注意,猜谜内容为:“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请幼儿思考,结合课题引导他们谈论秋天下的雨,与自然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小朋友们,大家想不想一起探讨一下秋天的雨呢?”(https://www.daowen.com)

(2)基本部分

1. 请幼儿闭上眼睛,播放《秋天的雨》的朗诵,让他们沉浸在声音的世界中,初步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2. 逐步欣赏作品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引导幼儿深入观察画面,讨论文中提到的植物及颜色,鼓励他们发表看法。“小朋友,图中有些什么植物?这些植物的颜色都是什么?你们觉得它们行走在秋风中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 在欣赏第三段的过程中,询问幼儿是否能感觉到秋天的气息,讨论秋天的味道,鼓励他们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你们通常在这个季节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4. 通过分析第四和第五段,引导幼儿了解到动植物如何适应即将到来的寒冷,明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小朋友们,秋雨就像是金色小喇叭,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你们觉得文中提到的小动物们是如何为寒冬做准备的呢?”

(3)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你们喜欢秋天的雨吗?在这个充满美丽的季节里,我们一起感到快乐吗?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一遍内容,感受其中的美好。”

活动延伸

1. 继续探索秋天的变化以及四季特征,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能力。

2. 加深对动物如何过冬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3. 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句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秋天的理解。

4. 组织幼儿分组表演,展现动植物如何为冬季做准备,增强他们的表演能力与合作意识。

第5篇:如何制作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课件
拓展

【活动目标】

1. 体验自然美,培养孩子们对环境的热爱,激发对生命的思考。

2. 初步认识散文诗的特性,鼓励幼儿在此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诗句。

3.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态度,树立做事应尽心尽责的理念。

4. 强化礼仪教育和劳动观念,让幼儿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 提前安排户外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绿色植物和动物。

2. 课件、轻音乐《小鸟的歌声》

3. 收集绿叶、花朵、小动物等自然素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聆听轻音乐

老师播放音乐,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感觉,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其深层含义

1. 让幼儿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2. 请小朋友们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原因。(https://www.daowen.com)

三、结合课件讨论,深度理解散文内容

1. 小兔子在梦中见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 青蛙为何在期待谁的到来?

3. 瓢虫在梦中发现了怎样的秘密?

4. 小溪流又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5. 种子在梦中展望了什么未来?

6. 孩子们的梦里又藏着什么奇妙的故事?

四、结合音乐与课件,完整欣赏散文诗

在音乐的伴随下,老师与幼儿一同欣赏散文诗,感受其中的韵味。

五、幼儿创作《我心中的绿色》

1. 根据所见的自然图片,引导孩子们尝试创作自己的诗句。

2. 老师将幼儿的创作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与大家分享。

3. 孩子们可以尝试将自己的诗句轻声朗读,感受语言的美好与节奏。

通过这次活动,鼓励幼儿在自然中汲取灵感,培养他们对生命、对环境的热情与敬重,同时帮助他们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