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设计理念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正处于从直觉反应逐渐向逻辑思考过渡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情感丰富且多变,往往表达出强烈的对事物的喜欢或厌恶。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更应该注重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和规则,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 孩子们能够在愉快的音乐中参与游戏《小鸭子找妈妈》。
2. 孩子们能通过动作、表情和歌曲,表达对小鸭子寻找妈妈的情感共鸣。
三、准备材料与环境布置
1. 故事《小鸭子找妈妈》的绘本,供孩子们欣赏和阅读。
2. 音乐区域,提供背景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聆听和感受。
3. 创设亲切的游戏环境,增强参与感。
4. 准备鸭妈妈的头饰,以及音响设备和相关的音乐。
四、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的重点在于激发孩子们对小鸭及其母亲的情感认同,同时培养他们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和能力。
五、活动步骤(https://www.daowen.com)
(一) 观察与感受
1. 孩子们观看小鸭子的图片,并在音乐的陪伴下,感受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
2. 教师通过引导,教孩子们模仿小鸭子在寻找妈妈时的动作,帮助他们建立对角色的初步理解。
(二) 听歌与参与
1. 教师表演小鸭子寻找母亲的情景,通过表演让孩子们感受故事的情感。
2. 孩子们在音乐中模仿小鸭子的动作,逐渐熟悉游戏的基本规则。
3. 教师展示鸭妈妈寻找小鸭子的过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游戏的情节和规则。
(三) 学习与实践
1. 将孩子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让他们在游戏中亲身体验角色扮演。
2. 孩子们在音乐的带动下,跟着旋律唱歌并配合动作,促进情感的表达,并巩固游戏规则。
3. 通过反复的实践,增强他们对小鸭子和鸭妈妈之间亲情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但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情感表达、规则意识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活泼好动。此阶段他们开始渐渐明白集体的意义,并逐步形成独立意识。为了帮助孩子们在游戏和学习中培养倾听的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我设计了这堂《小鸭子找妈妈》的课程。通过借助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认识到团体活动的重要性以及避免脱离群体的必要性。课堂采用直观教学法、提问法和讨论法,让幼儿在听、看、说的互动中,逐步掌握与他人相处的安全常识。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与他人共同活动的意识,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团体活动带来的乐趣与安全感。
教学准备
1. 扮演角色的道具:小鸭子头饰、鸭妈妈的头饰和金鱼的头饰。
2. 欢快的音乐(例如《快乐的小鸭》)和模拟雷声的音效。
3. 四幅生动的插图,展示故事情节的不同阶段。
4. 录音机及其他音效设备。
5. 创设一个小池塘场景,增添活动的沉浸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想和你们分享一下!(展示图画,内容是小灰鸭哭泣的画面)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小灰鸭在哭吗?我们一起来想想看吧。
二、讲述故事
出示图像:鸭妈妈正带着小鸭子们在草地上嬉戏,大家跟得很整齐。
教师提问:小鸭子们在干什么呀?可以用完整的句子告诉我吗?(https://www.daowen.com)
接着出示图像:小鸭们在池塘边玩耍。小灰鸭一时兴起,追着金鱼游开了。
教师问:小灰鸭怎么了呢?它离开了妈妈,后果会是什么呢?
继续出示图像:天空乌云密布,小灰鸭逐渐迷失方向,感到恐慌。
教师提问:小灰鸭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最后出示图像:鸭妈妈出现,小灰鸭激动地回应:“我再也不想离开大家了!”
教师收尾提问:鸭妈妈是怎么看待小灰鸭的行为的呢?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我们在外面玩耍,能不能随便离开大人?为什么不可以呢?
三、情景模拟
(布置场景,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
教师:小鸭子们,今天要和妈妈一起去玩,大家记得要排好队,不要掉队哦!
(模拟小金鱼出现,带着小灰鸭走开,之后下雨的情节伴随雷声出现)
教师引导孩子们找寻躲避雨水的方法,如何在小池塘中保护自己。
最后,小鸭子和鸭妈妈再次团聚,让孩子们明白不离开彼此的重要性。
四、总结
老师:今天的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棒!记住,不要像小灰鸭那样随便离开,我们要一起玩,要相互照顾哦!你们都是小小的安全守护者,记得时时关心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附故事《小鸭子找妈妈》
一天,鸭妈妈对小鸭子们说:“今天我们去玩,要紧紧跟着我,不要离开大家。”于是,小鸭子们排成一队,开始出发。在水边,他们玩得很开心,这时小灰鸭看到一条金鱼,忍不住跟了上去,忘记了妈妈的嘱咐。
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小灰鸭感到害怕,心中惦记着妈妈,急忙呼叫。听到叫声的鸭妈妈马上游过来,安慰小灰鸭:“下次出去可不能离开大家,永远要和伙伴们在一起哦。”小灰鸭羞愧地点头,发誓以后一定不再离开集体了。
内容:
对象:
1. 帮助孩子逐步掌握故事的基本顺序,理解其中的情节和角色,识别故事中的拟声词。
2. 借助生活经验和图文线索,引导孩子认识与“鸭子”相关的汉字,并能描述鸭子的外形特征。
3.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互动,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准备材料:
1. 一只玩具小鸭,和其他动物如鸡、青蛙、白鹅、黄狗、老鼠、燕子、猪的贴纸;同时准备相应的字卡。
2. 准备二十本《东方娃娃》图书供孩子们自由阅读。
活动过程:
1. 互动游戏:“声音猜猜看”
- 教师可以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孩子们猜测是哪种动物。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孩子们进入活动状态。
2. 引入故事情境:
- 教师展示玩具小鸭,引导幼儿进入阅读主题,介绍:“春天来临,一只小鸭从蛋壳里挣扎着钻出来,它决定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接着,提出问题:“小鸭能找到妈妈吗?在寻找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https://www.daowen.com)
3. 自由翻阅故事书:
- 鼓励孩子们根据页码逐页翻阅故事书,自由讲述故事中的情节。
4. 理解与互动:
- 帮助孩子们更深入理解故事,鼓励他们分享遇到的动物以及小鸭的经历。教师逐一展示动物插图,提问孩子们:“小鸭在路上遇到谁?动物妈妈们是如何帮助它的?”
5. 教师引导讲述:
-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孩子们根据故事顺序翻阅书籍,倾听并关注故事细节。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孩子们回忆遇到的角色及情境。
6. 集体阅读活动:
- 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阅读,鼓励他们跟随教师的指引,边指边读。
7. 故事复述:
- 根据图文线索,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讲述这个故事,提升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8. 描述鸭子的特点:
- 引导孩子利用图文线索,描述鸭子的外形特点,如颜色、体型和独特的叫声。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交技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