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材料的组织发动是教学的引领

历史材料的组织发动是教学的引领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材料的分析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如用事实佐证历史观点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等。——《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材料三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是引导,即引发、引领、导向、指导。所以,在课堂上组织、发动、推进、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渠道。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

历史材料的组织发动是教学的引领

历史材料的分析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如用事实佐证历史观点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等。这些能力要以方法的传授和练习题目的讲解、讨论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关键。

问题是引发思考和探究的钥匙。但是,教学中的问题要发挥其功能,必须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和逻辑性,新颖以吸引和刺激学生,逻辑以推动学生思考和探究。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曲折”一课的教学中,我编发了一组材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读材料、讨论,逐个解决。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到现在(1958年),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所起到的作用说明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www.daowen.com)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当是自觉自主的探索和研究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过程。探究的过程就是增进知识、增长见识、掌握方法、培养探究能力的过程。在探究中获得的主要是研究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程的难点在于,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是引导,即引发、引领、导向、指导。如何发挥这种作用?一是引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二是带领学生探究,三是为学生探究把握方向,四是传授探究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包办代替。学生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不知道怎么做。历史课的探究,大部分时间是课堂探究。课后的自主探究,一学期能做一两个小课题就不错了。所以,在课堂上组织、发动、推进、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渠道。历史探究性学习主要的方法是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阅读学生自己搜集来的材料,是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对研究对象的初步感知,是探究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呢?问题可以转化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由于起点很关键,所以教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问题。

例如对英国圈地运动的评价,先引入以下材料:

1714年至1820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逐出家园,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直言不讳地起来反对。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全球通史》

提出问题: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是什么关系?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为牺牲农民利益以推动工业发展发展。

再如评价前苏联的工业化政策,引入材料:

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但是,农业集体化确实起到了保证为国家提供粮食的作用,因为集体农庄是强制实行低价超额收购政策的强有力的工具。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由材料可见,苏联工业化过程中怎样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的?

问题延伸:英国和前苏联的工业化给我们那些启示?

参考答案为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用高积累、低消费的方法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使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工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学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同时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疑问,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