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竞争:非垄断体系的成功

市场竞争:非垄断体系的成功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垄断必然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图6-7 垄断市场1.激战之下必有渔翁行业巨头进行相互竞争,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价格战、品牌争夺战、产品市场战等竞争活动。图6-8 “3Q”大战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垄断是不可取的,这一点可以从行业巨头的竞争看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由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公司组成互联网三巨头,简称“BAT”。

市场竞争:非垄断体系的成功

因市场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自由竞争自然而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如果任其野蛮生长就难免产生垄断(图6-7),这就再次凸显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一方面,生产和资本逐步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他们之间就容易达到协议,形成垄断,使其操纵、控制市场供给成为可能,而其他企业则无法与之竞争;另一方面,这些大企业之间要在竞争中打败对方单独取胜,则变得更加不容易。

为了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也为了获取稳定的垄断利润,企业间都有谋求妥协达成垄断的共同需要。垄断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又可以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也会在一定程度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企业要谋求垄断,取得垄断地位,往往会通过技术创新、高风险的投入来增加市场份额,这些无疑都会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一旦获得垄断地位,企业哪怕不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创新也能获取高额利润,此时就会排斥竞争,反而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垄断必然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对企业而言,其生产积极性降低,垄断之前消耗了大量的企业资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则相应会减少经营方面的投入;垄断容易造成行业之间两败俱伤的后果,损失惨重。市场经济主要强调的是效率,效率是市场经济的精髓,而垄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效率低下,因此市场经济与垄断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978-7-111-57402-6-Chapter06-7.jpg

图6-7 垄断市场

1.激战之下必有渔翁

行业巨头进行相互竞争,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价格战、品牌争夺战、产品市场战等竞争活动。在这些竞争中,企业不仅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也要经受来自市场的挑战与考验,随时面临被打败的风险。同时,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还要接受来自消费者的质疑,以免引发客户群体的担忧;另一方面,其他同类型公司见有利可图便纷纷乘虚而入。奇虎360与腾讯的“3Q”大战就是典型的例子(图6-8)。

978-7-111-57402-6-Chapter06-8.jpg

图6-8 “3Q”大战(www.daowen.com)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垄断是不可取的,这一点可以从行业巨头的竞争看出。不过如果竞争过当,可能不仅会造成与行业其他企业的合作层断裂,甚至陷自身于孤立无援之险境,反而将客户群体推向竞争方,让其他竞争方坐收渔翁之利(图6-9),得不偿失。不当的竞争,或者恶性垄断,都会破坏行业生态平衡,限制整个行业的发展。长期下来,还会限制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且客户热度也会随之下降。

978-7-111-57402-6-Chapter06-9.jpg

图6-9 竞争下的渔翁

2.排异反应降低活度

垄断企业能通过垄断获得超额利润,但也会因此妨碍效率提高,妨碍其扩大业务规模的积极性。另外,通过行业垄断组织社会资金进入该行业,虽然时常会有资金注入,但规模小,作用并不大。垄断必然会造成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单一性市场,外来企业难以进入,新兴企业被过分打压,导致就业率降低。而且行业之间没有正常、合理合法的自由竞争,就不会有“优胜劣汰”,垄断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创新能力也随之减弱。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由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公司组成互联网三巨头,简称“BAT”(图6-10)。“BAT”三巨头几乎涵盖了如今所有的互联网领域,他们有自己的互联网布局,涉及电子商务、媒体游戏、社交媒体、搜索门户以及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等多个领域。每个巨头旗下又都有数家小公司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互联网本是一个日益更新换代、创新孵化的基地,三巨头也乐得对新兴互联网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支援。试想,如果是垄断局面,野蛮生长,垄断者则扼杀了这些创新的可能性,那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978-7-111-57402-6-Chapter06-10.jpg

图6-10 BA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