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外华商面临的海丝核心区合作障碍

海外华商面临的海丝核心区合作障碍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海外宣传不够海外华商因福建成为“海丝”核心区很受鼓舞,但又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海外华商很希望搭“海丝”核心区的便车,深化与福建的合作,但基本看不到与福建合作的项目信息,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向谁了解具体情况。(三)住在国政策不够确定海外华商参与“海丝”核心区建设还受到住在国环境的参差不齐和政策的不确定等影响。因此海外华商与“海丝”核心区的互动经常受到住在国政府或明或暗的阻力。

海外华商面临的海丝核心区合作障碍

(一)海外宣传不够

海外华商因福建成为“海丝”核心区很受鼓舞,但又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海外报纸、网络上基本看不到英文版的有关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相关信息。海外华商很希望搭“海丝”核心区的便车,深化与福建的合作,但基本看不到与福建合作的项目信息,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向谁了解具体情况。

(二)对新侨情了解不够

一是“海丝”沿线国家是海外华商最集中的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层次复杂,文化多样性特点突出,特别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民族风格鲜明。而福建缺少这方面的研究,专门研究华侨华人历史和现状的机构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研究合力。二是福建从2005年开展全省大规模侨情普查以来已经十几年未开展新的侨情调查,国内外侨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侨务部门的侨情资料仍显得陈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侨务工作的开展。三是海外华裔新生代迅速崛起,有的已经进入当地主流社会,但大多出生于海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相对较少。如何对他们开展工作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三)住在国政策不够确定

海外华商参与“海丝”核心区建设还受到住在国环境的参差不齐和政策的不确定等影响。一般而言,住在国政局稳定、制度公平、经济水平高、 社会趋于稳定,华侨华人就可能顺利发展,其与中国在当地的合作也会更为顺利;反之,则可能对华侨华人的发展及其与中方的合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海外华商与“海丝”核心区的互动经常受到住在国政府或明或暗的阻力。东南亚一些国家认为海外华商大量投资中国是对当地社会不忠的表现,甚至认为华人资本到中国大陆将对住在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构成威胁。此外,海外华商资本虽然相当雄厚,但可供对外投资的数量却是有限的,并不像西方舆论媒体宣扬的那么庞大。海外华商资本尤其是华人资本已经当地化,与住在国民族资本融为一体,特别是许多大财团,由各种族裔的资本构成,更不能随便投放在中国。(www.daowen.com)

(四)新一代海外华商更加注重对利益的追求

老一辈海外华商投资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商业往来,更含有浓浓的思乡之情。南美洲闽南同乡联谊会会长刘振魁在回乡参加同乡恳亲大会和闽商大会时表示:“投资兴业首选家乡,现在同乡会中已经有部分人想在国内投资,我首先都会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家乡来,听到他们夸漳州环境好,我也感到自豪。如果要在国内投资,一定会在漳州,因为我也是漳州人,不管走多远,‘根’总牵系着自己的心……。”正是在这份浓浓的乡情指引下,海外华商投资首选中国,首选家乡。一般来说,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华商则选择到福建投资。新一代华商与老华商相比,投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投资的过程中更注重利益而非对祖籍国的感情。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开始调整涉及外商及华商的一些政策。2008 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税收待遇,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其次,中国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侨企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此外,海外华商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更靠近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这些国家在优惠政策、劳动力素质和价格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福建在吸引海外华商投资方面将逐渐失去优势。

(五)海外华商自身发展问题

海外华商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济方面,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以区域而言, 东南亚华商经济实力较强,而欧美华商实力则相对较弱。 即便在东南亚内部,华商的经济实力也极不平衡。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较强,而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发展缓慢。在产业方面,海外华商过分集中于制造业、商业,科技含量普遍不高,且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规模经济发展不够、管理亟待转型等问题也制约着海外华商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