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廓迦寺:阿里地区孔雀河东岸的佛教名刹

廓迦寺:阿里地区孔雀河东岸的佛教名刹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廓迦寺廓迦寺,坐落在阿里地区之普兰县东南部廓迦乡的廓迦村,孔雀河东岸。到了拉德王时期,廓迦寺举行了一次极为隆重的修建大经堂和文殊像宝座的仪式。廓迦寺距孔雀河较近,每年河水上涨给寺院带来危险。历史上廓迦寺曾惨遭上部蒙古军队的洗劫。廓迦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廓迦寺:阿里地区孔雀河东岸的佛教名刹

廓迦寺

廓迦寺,坐落在阿里地区之普兰县东南部廓迦乡的廓迦村,孔雀河东岸。该寺系阿里地区著名的萨迦派寺院。寺院坐北朝南,殿宇巍峨,经堂、僧舍、舍利塔密布;寺院依地势建造,南北山峰环抱,依山傍水,风景十分迷人。据《西藏王统记》等藏族史料记载:吐蕃赞普后裔吉德尼玛衮来到阿里后,在普兰的噶尔冻建立了基地,并在朗钦日山上建筑了阿里史上极负盛名的枯卡尼松宫堡。后来吉德尼玛衮的孙子廓日于12世纪初建造了廓迦寺。

据传,当时在此地来了7名印度云游僧从事佛法活动,行前特给阿里国王留下了7大包银子,惊奇的国王请教大师如何处置,大师称:此乃财神瞻巴拉赐予的非凡妙果,不应据为己有,应行善积德,作为造福于众生的供品精心侍奉。于是,国王依照神意和大师的指点,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相继在噶尔冻建造了规模宏大的上下宫堡和色康大经堂,暂时将7名印度僧人留下的银子供于其中。不久为了铸造世间罕见的文殊菩萨像,国王将7大包银子带到中尼边界的“谢噶尔仓林”,请尼泊尔工匠阿夏大玛和克什米尔工匠汪古拉等,让他们用这些银子铸造文殊菩萨大像。造毕,便请仁钦桑布大译师(958—1055)给此像开光,而后用木轮马车运往噶尔冻色康大经堂。沿途风餐露宿,当行至达杰玛塘时,受阻于阿莫黎噶石块,此时忽然听到文殊像开口道:“吾依附于此地,扎根于此地。”平时面无笑容的国王听到文殊菩萨开金口,破天荒地露出了笑容。从此,杰玛塘被称为“廓迦”(即依附于此地、扎根于此地之意)。后来在此地建的寺院亦称“廓迦寺”。

此寺的第一座建筑是造型奇特的“益西那伦珠”经堂,并将文殊像供于堂内阿莫黎噶圣石上,从此廓迦寺声名远扬。到了拉德王时期,廓迦寺举行了一次极为隆重的修建大经堂和文殊像宝座的仪式。据传,制造宝座时,国王下令僧众严守秘密,尤其严令寺主紧闭大门。寺主初时遵命,但到了第五日,性急的寺主唯恐世间稀有的银质文殊像被上部天界、中部欲界或下部龙界请走,便提前打开了大门,奇迹出现了:寺主发现置于阿莫黎噶圣石之上的宝座,尤其是刻在底部的莲花枝与端坐于上的文殊像交相辉映,宝座左右有花、叶、果及30朵花瓣。这预示着应在此修建观音菩萨和金刚持菩萨像,在莲花底部应镶七尖蛇冠的龙王忻乐像。为尽早使其天然成就,两尊佛像的4臂中前2臂合掌而又微微下垂;为使供奉之声响彻四方,两尊佛像的左右绘有文殊菩萨弹奏琵琶的画像,其旁绘有七宝,周围绘有狮子宝座、孔雀宝座及如意宝树、如意宝牛、如意宝果等祥瑞图案。此外,还供奉有自在天、梵天、帝释天、遍入天、龙王、凤凰王等,栩栩如生。宝座后面绘有六牙象、妙音小鸟、众生之冠人、圣鹿角、巨鳌、大鹏王等画像,结构精巧,形象逼真。

朗贡德王执政时期,有一天正在上宫念诵修习财神瞻巴拉咒语仪轨时,从外面来了不少蒙古商人。商人离开时,将财宝寄存在王宫里,声称三年后来取,若不来财宝便归国王所有。三年后仍不见商人踪影,国王便打开包裹,见全是奇珍异宝,尤其在银币上还清晰地刻有“瞻”字样,国王明白了这是财神瞻巴拉赐予的妙果。于是请来能工巧匠在至尊文殊像两侧修建了银质金刚持和观音菩萨像,同置于一座莲花宝座之上,并供以经书、佛塔等。廓迦寺距孔雀河较近,每年河水上涨给寺院带来危险。古格王赤扎西德执政时河水暴涨,威胁到全寺僧人的生命,此时国王亲赴廓迦寺组织僧俗群众垒河坝,避免了一场灾难,由此开创了古格王朝史上修筑河坝的端倪。到了萨贡桑布王时,不仅修缮了大经堂,还扩大和加高了河坝,留下一堵名为“曲热克江扎多杰绕丹”的河坝。历史上廓迦寺曾惨遭上部蒙古军队的洗劫。蒙古军闯入该寺大经堂,抢走了镶嵌在至尊文殊像上的松耳石、珊瑚琥珀以及银质双垂璎珞、铃杵等法器和珍贵的银写经函;他们还用铁锥凿破文殊像的左膝,企图掠走内藏的珍宝。(www.daowen.com)

古格王国赤扎西多布赞德在位期间修建了廓迦寺的扎西泽巴经堂;古格王扎西索朗执政时从前后藏邀请了众多的佛学大师,并印制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运回该寺珍藏。廓迦寺还供有卷帙浩繁的萨迦五祖(贡嘎宁布、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贡噶坚赞、八思巴)遗教,经堂旁边的百柱大殿如意天然成就,它曾是大译师仁钦桑布所建古格托林寺、拉达聂麦寺及绒琼、底雅、普兰、谢尔、黎米等地所建的108座寺院的母寺,仁钦桑布曾任此殿住持。大殿南面有十方佛殿,殿内西南面供有前弘期翻译的《甘珠尔》;西面有弥勒殿;西北面有护法神殿;北面有七佛殿,殿内供有毗婆尼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塑像。大殿二层东面有甘珠尔殿,有柱6根,殿内供有赤金质天母担木度母像和《甘珠尔》经典;右边有丹珠尔殿,殿内供有青黄铜混质的释迦牟尼佛像和《丹珠尔》经典等。

廓迦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到此祈福、求安、祷寿、避邪者众多,除古格人外,还有拉达克、库奴、噶厦、罗波门塘、黎米等部族。其中罗波门塘王普鼐觉卧及其王后因无子继承王位心急如焚,于是到该寺三至尊处求子上供。他们回到王宫后,王后生下三胞胎。普鼐觉卧大喜之余,给廓迦寺三至尊供奉了大、中、小三种银质供神灯盏,至今犹存于寺中,令前来朝拜的香客大开眼界。同时,藏族聚居区亦有不少名僧曾到过该寺,诸如后藏的藏巴·甲热益西多杰到该寺朝拜三至尊,举行了隆重的禳解诅咒、祈福驱灾仪轨。安多桑美活佛洛桑俄顿曲杰尼玛到该寺修葺了曾被蒙古军破坏的文殊像,供奉了金银珠宝镶嵌的法器和经函等,还修缮了大经堂。

廓迦寺开始信奉噶当派,后改宗止贡噶举派,最后又改奉萨迦派至今。目前有僧侣17人。近几年,普兰县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到廓迦寺的印度、尼泊尔香客逐年增多,使之成为藏族聚居区人民同印度、尼泊尔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