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雄达寺:藏区名刹,历经13位活佛传承

雄达寺:藏区名刹,历经13位活佛传承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雄达寺雄达寺,全名称为“雄达桑珠林寺”,坐落在昌都地区昌都县日统区雄达村格日国山南麓台地上,海拔3220米,寺东临扎曲河,面向然公国山,四周群山翠绿,山峰峻秀。此后,萨迦寺共给雄达寺委派了13任活佛,来主持该寺,他们仅行使堪布之职责,并非转世活佛,在第13任活佛圆寂后,雄达寺经向萨迦寺请示,而有了自己的活佛转世系统,至1959年共转世七代。

雄达寺:藏区名刹,历经13位活佛传承

雄达寺

雄达寺,全名称为“雄达桑珠林寺”,坐落在昌都地区昌都县日统区雄达村格日国山南麓台地上,海拔3220米,寺东临扎曲河,面向然公国山,四周群山翠绿,山峰峻秀。该寺为日喀则萨迦寺的分寺,也是昌都地区最大的萨迦派寺院,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雄达寺原系八思巴于1260年去内地时途经康区所建,最初为小佛殿,高两层,面积较小,殿内主供泥塑释迦牟尼像,两侧为文殊、弥勒佛泥塑等身像。八思巴圆寂后,此寺衰退。1423年,萨迦寺根据八思巴法王的遗嘱,委派仲·坚村桑布担任该寺第一活佛,此人学问高深,在他主持寺院期间,扩建大殿,增修护法神殿,制做了佛像,他圆寂后,建灵塔于寺前。此后,萨迦寺共给雄达寺委派了13任活佛,来主持该寺,他们仅行使堪布之职责,并非转世活佛,在第13任活佛圆寂后,雄达寺经向萨迦寺请示,而有了自己的活佛转世系统,至1959年共转世七代。

雄达寺大殿是该寺最大的建筑,是全寺宗教事务活动中心,整个大殿由门廊、经堂、弥勒佛殿、护法神殿、释迦佛殿、八思巴法王殿等组成,面积为11180平方米,高三层,石木、土木结构,藏式平顶,殿顶上端以赭红色白玛草装饰,正中竖一鎏金铜宝瓶,四角饰宝幢。门向南偏东43度,位于寺院建筑之正中,在其他建筑的簇拥和映衬下,显得气魄宏大,雄伟壮观。整个大殿形成由外往里逐渐升高的格局,充分显示出佛殿的神圣尊严。大殿门廊5柱,面阔15.4米,进深5.5米,廊壁彩绘四大天王之壁画。大殿经堂规模宏大,方柱如林,共36柱,其中8长柱、28根短柱,面阔19.3米,进深18.4米,面积为355平方米,中央以8根长柱撑起高大明亮的天井。经堂内装饰华丽,雕梁画栋,衣柱悬幢,帏幔交织,五光十色,显得十分富丽堂皇,经堂四壁遍绘金刚手、六臂依怙、般贡依怙、怙露依怙、吉祥天母、马头金刚、千手千眼观音、赤松德赞、莲花生、菩堤萨垂、释迦牟尼传记、十六罗汉、财神、极乐世界等壁画;天井上绘尊胜佛母、改依怙、胜乐金刚、萨迦历代高僧活佛像、十六罗汉、弥勒极乐世界壁画。经堂后面主供俄钦·贡格桑布泥塑等身像,左为八思巴、贡嘎坚赞、索南孜摩、贡嘎宁布等萨迦五祖,右为仲·坚村桑布,以上均为泥塑等身像,再往右为高大的经书架,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经各1套。经堂后辟有二佛殿,左为释迦殿,高两层,宽10.4米,进深10米,4长柱撑起前方天井,主供泥塑释迦牟尼佛,高7米,双狮须弥座,饰有华丽的头光、背光,两侧为弥勒佛、文殊佛泥塑像,稍低于主尊。殿内还置有木制佛龛,内供千尊贡嘎坚赞模制小泥塑像,均高0.25米,殿右侧经书架上存放《丹珠尔》经1套。右为八思巴法王殿,2柱,宽7.8米,进深10米,高两层,二层前辟有亮窗,主供八思巴泥塑像,高4米,两侧为扎巴坚赞和帕巴·曲格坚赞泥塑像,二像稍低于主尊,两侧又置有木制佛龛,内供有高0.25米的千尊释迦佛像,左侧经书架上放《般若经》2套。大殿左前方为弥勒佛殿,4柱,面阔9.5米,进深10米,主供弥勒佛,高2米,其左为尊胜塔,右为无量寿佛,稍低于主尊,均为鎏金铜;左侧又置经书架,其上珍藏有1套金、银汁手写《甘珠尔》经。

沿着前廊往右,是色松郎杰护法殿,护法殿殿门向西,3柱,面阔7米、进深11米,四壁彩绘般贡依怙、怙露依怙、密集金刚、能饰金刚、胜乐金刚、财神等壁画。殿内主供怙露依怙,左为般贡依怙、金刚手;右为吉祥天母、永钦依怙,均为泥塑等身像,墙上及梁柱上挂有刀、枪、弓、剑、铠、盔、豹皮、山羊皮及各种狰狞的面具。大殿二楼前面设活佛的卧室。二楼右前角又设有一护法神殿,主供贡播怙露、般贡依怙、吉祥天母,均为等身泥塑像,墙上挂有各种兵器及护法神唐卡,二楼的其余房间均为僧舍。大殿三层为楞仁康,即喇嘛学校,是高僧活佛给僧人讲授佛经、宗教哲学的地方。

令美拉康(下洲),为第二任活佛罗哲桑布所建,位于大殿东北约40米的地方,高两层,土木结构,藏式平顶,顶饰牛毛幢,面阔21.5米,进深19.3米,面积414.95平方米,佛殿设在二楼,分东西两佛殿,东侧佛殿门向南开,4柱,内供80座合金佛塔、80座高0.4米的合金佛像;两侧佛殿均为2柱,内供35尊高0.25米的鎏金忏悔佛像。(www.daowen.com)

令堆拉康(上洲),为第六任活佛达钦·贡格罗哲追创建,位于大殿西北130米处,为一边长20米的正方形建筑,门向南,高两层,石木结构。二楼设有两个佛殿,殿内4柱,主供胜乐金刚、能饰金刚、密集金刚,均为合金像,高0.4米,一楼和三楼为僧舍,顶饰牛毛幢。

拉章,为该寺历代活佛居住处,位于大殿前40米处,由第二任活佛创建,经第三、第四任活佛扩建成现在的规模。建筑门向东开,建筑为边长36米的正方形,面积1296平方米,帕巴·曲格坚赞活佛转世系统和温穷殊国活佛转世系统分东、西两侧而住。

戒斋室(纽耐拉康),位于拉让前20米处,为第十二任活佛贡格伦珠所建,高一层,石木结构,门向南,主供千手千眼观世音鎏金像,像高1.5米,两侧为萨迦五祖的合金像,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该寺僧众就在此静修戒斋,这是昌都地区佛寺中唯一的一处戒斋室。

雄筐拉康,位于大殿东10米,高两层,门向西,二层设拉康,主供高0.4米的三十五忏悔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