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藏区名寺:雪穷寺,1892年创建,位于安多县果祖乡九村

藏区名寺:雪穷寺,1892年创建,位于安多县果祖乡九村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雪穷寺雪穷寺,位于那曲地区安多县果祖乡九村,1892年由珠康五世创建,属格鲁教派。经堂面阔4柱,进深4柱,面积约94平方米。配殿为吉杰拉康和丹珍拉康,平面均为长方形,面积约10平方米,高约2.44米,主供大威德金刚和丹珍塑像,经堂大殿地面为土筑。雪穷寺主供桑瓦堆巴而名为学穷寺。安多境内原有八大部落,雪穷为其中之一,是其中最小的部落。该寺后原有一山洞,桑瓦堆巴于此修行。

藏区名寺:雪穷寺,1892年创建,位于安多县果祖乡九村

雪穷寺

雪穷寺,位于那曲地区安多县果祖乡九村,1892年由珠康五世创建,属格鲁教派。建筑包括经堂、查厦等,总面积191212平方米。(www.daowen.com)

经堂大殿高两层,门朝东。底层包括门廊、经堂、后殿三个部分。门廊为两柱,柱距1.97米,面积约17平方米。柱为方形,边长17厘米,有石板柱础,柱高2.6米。替木彩绘祥麟法轮和莲花,梁上有彩绘莲花和梵文装饰字母。门廊前壁绘四大天王。经堂面阔4柱,进深4柱,面积约94平方米。柱为方形,边长17.2厘米,有石柱础,通体红色,柱子收分不明显,柱距约2.05米。中间4柱升起,上托天井,柱长约为周围12柱的两倍。天井前开天窗,其余三面绘壁画,内容有千手观音、大威德金刚、宗喀巴,历史传说的十六世珠康世系、四臂观音等。经堂四壁绘有壁画,题材有护法神、宗喀巴本生故事等。后殿略高于经堂,分为正殿和南、北配殿,平面呈“凸”形。正殿以伸出约0.7米的墙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面积约23平方米,主供释迦牟尼弥勒佛;后面部分面积约22平方米,后壁正中有一长2.7米,宽0.95,高0.75米的佛台,主供宗喀巴三师徒,两侧为《甘珠尔》和《丹珠尔》经。配殿为吉杰拉康和丹珍拉康,平面均为长方形,面积约10平方米,高约2.44米,主供大威德金刚和丹珍塑像,经堂大殿地面为土筑。第二层建筑包括接待室和甘珠尔拉康。墙体为石块砌筑,石块经加工,长28.35厘米,厚14~24厘米,以白灰填塞石缝。雪穷寺主供桑瓦堆巴而名为学穷寺。安多境内原有八大部落,雪穷为其中之一,是其中最小的部落。该寺后原有一山洞,桑瓦堆巴于此修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