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国际化理论概述及制度问题分析

企业国际化理论概述及制度问题分析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对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企业国际化的经典理论、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国际化主要理论框架以及制度视角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响应策略研究。由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东道国制度与母国制度之间的差异构成了浙商必然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企业国际化理论概述及制度问题分析

本章对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企业国际化的经典理论、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国际化主要理论框架以及制度视角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响应策略研究。已有成果为我们开展浙商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提供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框架。

第一,浙商海外直接投资面临诸多劣势,包括外来者劣势、后发者劣势、来源国劣势等,但也存在诸多潜在优势。外来者劣势强调的是作为外来者对于东道国场景的不熟悉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后发者劣势强调了作为后发者与先行者相比在国际化经营中在资源积累和能力形成方面的差距;来源国劣势强调了东道国对于来源国的刻板印象而给该来源国跨国公司所带来的经营困难。这三种劣势构成了浙商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重要困难。但是,与这三大劣势相对应,浙商的海外经营也存在潜在优势,这成为浙商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前行的基石。一是海外浙商网络成为浙商克服外来者劣势的重要优势。走遍千山万水,浙商足迹遍布全球,这成为浙商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学习渠道,也成为浙商克服来源国劣势的重要基础。例如,浙江侨乡青田有30余万人在海外发展,这成为浙商全球化生存重要的发展跳板。二是后发不仅仅是劣势,同时也可能是优势,因为作为先行者的跨国公司为浙商海外经营提供了重要参考。浙商并不是在无人区开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模仿先行者的足迹,规避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所以更快地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成为浙商实现全球经营的重要优势。三是来源国劣势诚然是一种风险,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浙江的发展以及自身优势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逐步弥补来源国劣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制度环境复杂性成为影响浙商海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制度已经成为解析企业跨国发展的重要理论视角。由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东道国制度与母国制度之间的差异构成了浙商必然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学界从不同理论框架对制度进行了界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但其本质都强调了制度环境的复杂性。这种制度复杂性来自母国和东道国制度系统的差异性,即双元制度环境。在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双元制度环境所带来的冲突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差异的解决并非依靠简单的一体化或者本地化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双方持续的互动、学习、包容,才能让海外子公司实现可持续成长。(www.daowen.com)

第三,复杂制度环境下跨国公司及海外子公司的有效应对策略还有待深入研究。已有理论提出在复杂制度环境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做出响应以获得双边合法性;可以通过有效的跳板策略来获得高端资源,但是具体响应机制尚不清晰。特别是对于浙商而言,如何应对复杂制度环境来获得合法性,如何通过海外直接投资来有效整合全球资源(特别是高端资源)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