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企业物资的集装化运输方案

建筑企业物资的集装化运输方案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企业大批量的物资运输,一方面是通过供货单位代办托运,另一方面是直接与专业运输单位联系,签订运输合同。采用集装化运输。集装化运输是一定数量的货物,按其性质、形态和包装情况,利用专用器具汇集成一个单元,以单元方式进行的运输。物资运输过程包括选择运输方式、编制运输计划、办理托运、接货验收、运费结算等全部工作。

建筑企业物资的集装化运输方案

1.物资运输的方式

物资运输是物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建筑材料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时间性强,物资运输费在材料费中占较大比例。因此,经济、合理地组织物资运输,对及时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降低物资成本有重要意义。根据物资的运量、运距,物资运输的方式有:

(1)远距离的物资运输。一般由生产单位或供应单位代办,根据供需合同,由生产单位或供应单位按月报送运输计划,确定最经济运输方式。如指定陆上运输一般由专业运输单位运至指定车站,通过火车运输到距工程所在地最近的货站或专用线,再由本地的联合运输部门运送到指定的仓库、工地。

(2)本地区的大宗物资运输。应根据月度物资供应计划,向专业运输单位编报月度物资运输计划,签订运输合同,按指定的起止装卸起点,由运输单位负责,直接送至仓库、工地,堆放整齐,点交验收。

(3)零星物资和专用物资的运输。由企业配备相应的运输力量自行完成,如散装水泥、石灰膏、商品混凝土、构配件等。

按装载方式和运输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

(1)集装箱运输。集装箱是一种特殊的装载工具。集装箱运输指把适于装箱的货物装入集装箱,并以集装箱作为基本装卸、搬运作业单元的一种运输方式。

(2)散装运输。指粉(粒)状货物或液体货物不易进行包装,直接用适当的运载工具进行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如砂、石运输。

(3)混装运输。亦称杂货运输。即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装载各类型包装货物(如桶装、袋装、箱装、捆件等)的一种运输方式。

(4)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指凭一份运送凭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的几个运输企业,遵照统一规章和协议,实行多环节、多区段的接力式运输,联合完成某项运输任务的方式。联合运输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多方协同营运的综合性运输方式。

联合运输有水陆联运、水水联运、陆陆联运和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等。联合运输的优点主要有:缩短物资在途时间,提高运输工具效率,综合利用各种运力,降低成本等。对托运单位来说,最大的优点是手续简便,只办一次托运手续。

2.合理组织运输

物资运输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与桥梁。通过运输消除物资供需之间的地域差异,提供空间效用。建筑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其产成品是固定的建筑物,是不能移动的,所以不存在产成品的运输问题。建筑企业的物资运输主要是建筑施工所用各种物料的运输,其运量是比较大的,合理组织好运输,对及时保证物资供应、降低物资供应成本和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合理运输是指在实现社会产销联系的过程中,选取运距短、运力省、运费低、速度快、安全好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以最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及时、迅速、按质、按量和安全地完成物资运输任务。组织物资的合理运输不仅可以节省运输能力,挖掘运输潜力,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运输效率,而且可减少物资中转环节,减少装卸次数,减少物资损耗,缩短物资在途时间,加速物资周转、节省运输费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组织合理运输,应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不合理运输。不合理运输反映在流向、流程、流量三个方面。不合理运输表现形式有:对流运输(相向运输)、交叉运输、过远运输、迂回运输(绕道运输)、重复运输、弃水走陆运输、无效运输等。组织合理运输不单是运输部门的事情,每个企业都有责任,建筑企业无论是向公共运输部门办理托运还是自行组织物资运输,都要考虑避免不合理运输。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建筑企业大批量的物资运输,一方面是通过供货单位代办托运,另一方面是直接与专业运输单位联系,签订运输合同。其前提条件是选择运输方式。我国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各种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选择运输方式时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大批量、远距离的物资(钢材、木材、水泥等)运输,应选择铁路,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选择水路;对本地区的短途运输,如砖、瓦、砂、石等,应选择公路运输。选择运输方式除应考虑经济性外,还应考虑迅速性、方便性和安全性。

(3)采用集装化运输。集装化运输是一定数量的货物,按其性质、形态和包装情况,利用专用器具汇集成一个单元,以单元方式进行的运输。集装化运输所使用的器具有:集装箱、集装器、集装笼、集装袋、托盘、托架等。广泛采用的是集装箱和托盘,而集装箱优越性最大。(www.daowen.com)

集装箱是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封闭性能良好、强度高、容积大、作业方便、周转使用的刚性容器。其主要优点是:保证货物安全,减少物资损失;节省包装材料,降低包装费用;简化运输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快装快卸,加速车船周转;运价率较低,节约运输费用等。所以一切适于装箱货物,尽量采用集装箱运输。

(4)安排好物资调运计划。要事先掌握物资生产单位、供应仓库或车站到各个工地的运距、各种材料的运输单位、材料来源地的供应量及各工地需要量等信息,为确定调运计划做准备。再应用线性规划理论,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使总运输费用最小。并综合考虑各实际影响因素,确定运输及调运计划。

(5)做好物资运输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物资运输过程包括选择运输方式、编制运输计划、办理托运、接货验收、运费结算等全部工作。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保证物资安全、及时到达。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作好运输记录。不论是托运、接运、验收,还是办理结算,都必须将各种资料、证件分类整理、登记、装订成册,以备检查、考核用;

2)检查运输计划执行情况。根据运输记录,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计划全面实施;

3)分析事故原因。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查明原因,拟定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重视物资的装卸

物资装卸是物资运输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物流过程。物资装卸作业直接影响到运输质量、效率和安全。组织装卸作业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物料装卸的合理化。讲求装卸方法,提高装卸质量,可减少物资损耗,保证物资及时供应。

(1)减少装卸次数。装卸次数是指物料从到达仓库卸车至发料装车,在仓库发生的装或卸的总次数。装卸次数最少为两次,由于物料检验、倒垛、二次搬运、出库入库等需要,会发生多次装卸,减少装卸次数就意味着减少装卸作业量,减少劳动消耗和物料损耗。为了减少装卸次数,对仓库设备应合理选型与配套。如采用电子吊秤,使用叉车并配以托盘,安装龙门式起重机等。为了减少装卸次数,合理组织调度更为重要。可组织一次性作业、直放货位、减少二次搬运等。

(2)提高物料的活性。被装卸物料放置于什么状态,对装卸效率关系甚大。物料放置被移动的难易程度称为活载程度,亦简称为活性。在物料装卸过程中,总希望物料处于容易移动的状态。为了提高物料的活性可采用集装单元,特别是广泛使用集装箱和托盘。因为集装箱和托盘都能方便、快速地实现机械化作业,能大大提高装卸效率和质量。

(3)实现装卸省力化。装卸作业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应广泛采用机械化作业,在不能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情况下,应实现装卸作业省力化。可利用力学的斜面原理,使用滑板、滑槽;利用杠杆原理,使用撬杆、千斤顶;利用滑轮组原理,使用手拉提升葫芦;利用势能原理,采用高站台低货位等。

(4)组织文明装卸。狭义的文明装卸是指装卸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装卸作业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爱护物料,保持物料完好无损。广义的文明装卸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爱护运输工具及装卸设备;物料堆码整齐、稳固、无混淆;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确保安全生产等。文明装卸的核心是保质、保安全。组织文明装卸的主要措施是全面提高装卸人员的素质,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

(5)做好装卸准备。企业应根据任务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起重、装卸技术工人和起重运输设备。当采用火车运输时,物资到站后应及时进行抵站验收并组织力量卸车,防止积压。物资卸入站台的临时堆场后,要及时与有关计划分配人员、仓库保管人员联系,安排运输装卸力量,分别倒运到仓库或工地。对汽车装卸也要抓好数量、质量、损耗问题。

(6)减少运输中的损耗。为使物资运输中损耗最小,同时为了易于装卸和充分发挥起重机械的设备能力,应讲求合理的装箱,提高包装质量。为解决物资运输装卸中破损严重、乱堆乱放而引起纠纷的问题,企业与专业运输单位要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经济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