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三五”期间,郴州市安置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覆盖率100%,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92亿元。全市安置点配套建设或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3所,幼儿园9所,卫生室、医院14个,文体活动场所121个,安置点设立管理服务机构或中心102个。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

“有了这个证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法律保障的家庭财产证明,还可以贷款办产业赚钱,脱贫更加有保障!”宜章县梅田镇母老村易地扶贫搬迁户黄昌珍拿着不动产权证书激动地说。

① 黄三美原住的土砖房,厨房已经破败,雨天到处漏雨,他只能在羊圈前煮饭

② 正在建设的宜章县杨梅山镇杨柳村安置点,黄家将迁入其中

① 钟甫权和妻子在新居前

② 钟甫权和妻子在老宅前(www.daowen.com)

◎桂东县四都镇长青村黄僚组钟甫权新老住房对比

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放心、住得舒心,郴州市加大力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施全、环境优、精神美等工程建设,督促县(市、区)加快办理易地扶贫搬迁房不动产权登记,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全面提升安置点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使安置小区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全、人文环境和谐。资兴市三都镇积极探索集中安置点与敬老院相结合的模式,实行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用星级服务和家的温暖托起了特困人员的生活希望,该经验受国家发改委高度肯定。永兴县大布江乡沅洲村安置点拆除原有鸡鸭棚,在集中安置点附近统一规划新建24个20平方米的鸡舍鸭棚,既减少了搬迁群众生活成本,又改善了安置点周边环境。

“十三五”期间,郴州市安置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覆盖率100%,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92亿元。全市安置点配套建设或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3所,幼儿园9所,卫生室、医院14个,文体活动场所121个,安置点设立管理服务机构或中心102个。同时加强党建引领,全市安置点共设立基层党组织69个、群众自治组织183个,启动农村基层党组织“1+4”工作站建设工程,实现社保缴纳、取款、农产品销售、政策咨询、扶贫帮扶等业务“一站式”便捷办理,让搬迁群众时刻感受党的温暖。

郴州的一些探索经验得到省里的认同,搬迁成果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东山村的巩固脱贫成效;桂东县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故事《贫困户下山 家门口上班》在《人民日报》刊发;桂东县沙田镇周江集中安置点入选国家发改委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宜章县玉溪镇五都岭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入选省发改委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