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港口与经济:拓展集聚经济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与经济:拓展集聚经济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港口的特性,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港口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广大腹地的物流量越大,广大腹地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因为纵向经济联系和横向经济联系的缘故,引发乘数效应,从而导致港口城市经济的不断扩张,达到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形成增长极。集装箱船大型化也是促进货物向枢纽港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使港口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因素。

港口与经济:拓展集聚经济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港口,特别是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国际性港口,在发挥多种运输方式必经转运点作用的同时,组织外贸的战略作用也日益增强。作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港口经济,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正在成为强化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区域整合、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港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看,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京津冀地区,这些地区很重要的特点是都拥有港口群。由于港口的特性,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

无论从国内还是世界范围来看,各种资源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因而需要靠运输来进行调节。海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港口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拥有港口的区域,在利用全球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港口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载体,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其他第三产业如国际金融、国际物流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港口会促进区域增长极的形成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在区域经济内部布局中,港口发挥着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各种资源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降低,同时还降低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从而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周边的低成本地区集中,促使更多相互关联的公司、供货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产业集群”现象。这些先进生产制造业和研发中心的集聚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促进了地区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优化

(三)港口城市发挥着区域经济中交通枢纽的作用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枢纽和物流节点,通过与周边地区形成的集疏运网络系统,加强了区域间物流、人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沟通和交流,强化了所在地区的同质因素,从而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促使中心区域产业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使整个区域内的联系更为紧密,整体性增强,各种产业相互促进发展。随着区域内产业的不断升级,在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以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和轻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制造业、加工业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各有分工、优势互补、梯次发展的区域内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

二、港口在经济中的带动作用

港口不仅在其所处的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还有力地推动着城市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的大型港口城市,还会在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其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并利用港口城市来带动周边地区及其经济腹地的发展。港口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广大腹地的物流量越大,广大腹地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

(一)港口带动形成增长极

由于水运运费低的优势,大量具有原材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特征的产业,布局于港口城市。因为纵向经济联系和横向经济联系的缘故,引发乘数效应,从而导致港口城市经济的不断扩张,达到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形成增长极。在这一过程中,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建设带来了两个好处。首先,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周围地区的劳动力、原材料、生产资料等资源被吸引到该城市,随之对更远的城市也能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些城市和地区的资金、技术、产品向港口城市集中,形成大量的外部投入,使港口城市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就是极化效应。其次,极化效应对于边缘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是一种负效应,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随着极化地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会产生经济不规模效应,进而对港口的极化地区的产业聚集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一些企业向内陆非极化地区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中非极化地区来说是一种正效应,是促进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个经济中心对本地区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极化效应来实现,对周围地区和世界各地的经济影响主要是靠扩散作用。极化和扩散作用往往会同时并存,它们是区域经济中极化地区与非极化地区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基础。(www.daowen.com)

(二)港口对于货物具有吸引中转效应

某港口规模的扩大、航线的集中、货运量的增多以及装卸效率的提高,周边港口的货物会被吸引到该港口中转;中转货物的增加,又会刺激该港口的发展,形成“马太效应”,使该港口除了承担港口所在地区的货物运输外,也会吸引其他地区之间的货流量来此进行中转。这些货流、船流在中心城市的聚集,又进一步促进所在城市有关航运、港口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形成更大的货流、更大型的船舶集中的情况。集装箱船大型化也是促进货物向枢纽港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使港口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因素。船东为了减少昂贵的大型集装箱船的停港时间而提高船舶运转率,为了降低空载率而集疏运货物,造成大型的集装箱船只停靠少数中心大港,而其他地区港口则降格成为中心支线港的情况。一些枢纽港口的中转量占到了其货运总量的80%以上。由于吸引中转效应的存在,枢纽港所在城市和其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港口带动改善产业结构

由于港口的“桥头堡”作用,港口城市比内陆城市更能吸引先进技术和先进产业,率先接受国内外先进地区扩散来的资源、技术及产品等,改善产业结构。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也必然是先转移到被转移地区的最前沿——港口城市,再通过港口城市的扩散作用传导到周边地区,这样不断吐旧纳新、吸引先进技术,区域产业结构就不断得以改善。区域内产业体系合理,促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就更能充分发挥,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四)港口增加了资源配置功能

因为现代港口已经成为物流供应链上重要的环节,数量巨大的国际中转、国际运输、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活动在港口发生。大量的商品、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在港口集散,使现代港口具有了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以生产制造和组装为核心业务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物流园区设置在港口附近,在更加靠近当地供应商和最终客户的地方形成有机联系的物流供应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设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强化区域优势,对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港口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港口与相关产业联系密切、涉及面广,港口的发展既需要物流、进出口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及口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支持,又极大地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天津港为例,港口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创造的GDP贡献约为120万元,对地区就业的贡献为26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的经济贡献比值为1∶5,提供的就业比值为1∶9。港口的发展使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有较大的提高,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

(六)港口优化物流结构和产业的空间布局,提高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港口作为联系生产供销的纽带,在促进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合理的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体系,有利于对货源的集散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实现合理配载,提高货车装载率,降低车辆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划分和效能的充分发挥,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集约公用配套设施建设,从而有效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当前经济开放性的不断提高,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协调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该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提高地区竞争力、扩大与外界经济交流,以及在全球化条件下谋求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定位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布局与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条件,是改善地区综合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对于本地区吸引投资、扩大融资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