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标准海塘修建:1000日夜后的伟大成果!

宁波标准海塘修建:1000日夜后的伟大成果!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当时统计,宁波全市损毁海塘、堤防630多公里,农田受淹近220万亩,5500余家工矿企业停业停产,损坏房屋22万余间,受灾乡镇137个,4200余个村200余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5亿元。此项工作启动不久,11号台风来袭,无情地摧毁了所有标准海塘。1997年10月14日,在受灾两个月后,市委、市政府做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标准海塘建设的决定》。全市应修复、重建海塘长440余公里,总投资达13.5亿元。

宁波标准海塘修建:1000日夜后的伟大成果!

王硕威

1997年8月1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11号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浙江温岭,风、雨、潮“三碰头”,使沿海潮位超历史记载,狂风掀起暴潮,几乎摧毁沿海所有海塘,暴雨引发的洪水毁坏农田和村庄,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据当时统计,宁波全市损毁海塘、堤防630多公里,农田受淹近220万亩,5500余家工矿企业停业停产,损坏房屋22万余间,受灾乡镇137个,4200余个村200余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5亿元。巨大的灾难考验着宁波500万名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艰苦奋斗,在抗灾救灾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

海塘,作为沿海的挡潮屏障,自古以来就是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设施。11号台风无情地摧毁了宁波人民几十年来的建设成果,沿海一片汪洋,又值中秋大潮即到,怎么办?如何不遭二灾、恢复重建,难题立刻摆在水利人的面前。在台风前,我们曾遵照省政府要求,根据“9417”号台风温州遭灾的教训,编制过一个海塘建设规划方案,得到市政府认可后,在象山旦门、鄞州联胜海塘搞了试点。此项工作启动不久,11号台风来袭,无情地摧毁了所有标准海塘。那时社会上曾流传:“海塘修不牢,水利人没办法!”市委、市政府领导也曾问我们:“敢问路在何方?”当时,我们了解到全市虽有400余公里大小海塘遭毁坏,但作为试点、刚刚重建的旦门海塘和在建中的联胜海塘安然无恙。所以市水利局在讨论研究对策时认为,旦门、联胜海塘不倒,说明试点是成功的,其他海塘也可以照样做!虽然投资要比以往多十几倍,但防御能力却大大加强,账应该这样算!在局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几天日夜加班,以原规划框架为基础,根据11号台风水毁状态和旦门、联胜海塘经考验后的现状,重新编写了一份新的海塘建设规划。

北仑梅山标准海塘

新编规划不仅吸收了几十年来宁波人民修筑海塘的实践经验,而且按照科学试验的成果,结合旦门、联胜海塘实际情况,分析11号台风海塘水毁的重要原因,明确地提出海塘等级标准和设计理念。规划对不同保护范围的海塘,采用不同设计等级标准,同时在设计理念上,提出“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一塘一策”的总原则,遵循“淡化高程、注重消浪、加强结构、表面保护、留足护塘地”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中,我们充分吸收了旦门海塘重建时波浪试验的成果,十分注重海域尺寸问题,调整相关公式参数,注重按不同海域波浪不同的要求进行波要素确定。记得1997年11月在台州椒江召开全省恢复、重建技术研讨会上,这个设计理念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根据市水利局提交的规划,市四套班子领导详细听取了我们的汇报,时任市长张蔚文、政协主席叶承垣等同志,听取汇报后都充分肯定了修复重建的规划思路和规模。新编规划为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苦战三年,建设宁波沿海长城”的目标,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1997年10月14日,在受灾两个月后,市委、市政府做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标准海塘建设的决定》。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标准海塘动员暨抗台救灾表彰大会,号召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苦干三年,修建“沿海长城”。当月,市政府正式批复市水利局的规划。(www.daowen.com)

一张蓝图,凝结了宁波水利人多少智慧。现在回想起来,那短短两个月,我与同志们一边奔波在水毁现场,一边日夜修改规划,换来了可实施的新方案,感到再苦也值得。

面对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如何确保建设质量、进度,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水利工程建设来讲,勘察设计是龙头,只要抓好勘察设计,这项工作的基础就扎实了。因此,在规划得到认可后,局领导就组织我们研究设计之事。面对工作量大、要求高、时间紧与人手不足的矛盾,我们决定集中全市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对水毁海塘进行全面勘查,并由时任局长、总工带队,奔赴任务最重的象山、宁海,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市水电设计院抽出精锐技术骨干,暂停院内工作,直接到各地帮助勘察设计。局内还组织了一个由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全市应恢复重建的海塘项目进行逐条严格审查把关和投资控制,并相继出台了相关海塘设计中有关潮位、参数选择的指导意见。为满足施工需要,对全市相关人员强化培训、推广CAD制图,并且对重点县、市、区派出督导联络员,随时掌握、反馈各方信息。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设计质量,也适应了大范围全面开工的需要。在这场长达3年的攻坚战中,我和全市工程技术人员一起,除春节略休几天外,几乎没有节假日。巨大而繁重的工作量,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完成,正如市水电设计院原院长钟根波所说:三年顶十年,再苦、再累,也值!因为我们向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答卷!

全市应修复、重建海塘长440余公里,总投资达13.5亿元。投资规模和工程量在宁波水利史上是空前的。全市人民、各行各业和海外侨胞纷纷筹资捐款,支援重建,并盼工程高质量完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施工中,参建各方除了按规定各自把好质量关节,加强外部监督也十分重要。市水利工程质监站针对各地开工次序,分县、市、区派出质量监督组,对20年一遇海塘进行全程监督检查施工,对10年一遇海塘进行不定期抽查。各地还创新了“农民监督员”机制,让当地群众代表直接参与质量管理,形成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监督体系。当时质监工作不仅从施工方案、原材料、中间产品、各建筑部位和各施工工序、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而且在设计和质检中,注重把握质量与进度关系,对加荷速率进行严格控制,因而确保了在短期施工中没有发生重大坍滑事故。对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砼和圬工结构的质量问题,质监中首次采用剖检办法,即对已完成砼或圬工部位随机抽定桩号,进行全断面手工凿开。一是检查密实度是否达标,二是检查填充块石的合格性和砼拌的充分性,三是检查灌浆率,四是检查基本尺寸符合率。在检查中,除参建各方均参与,还邀请当地农民监督员到场,直观看到工程部位形态,若合格,则大家放心,若不合格,则返工重来。此类“开膛破肚”的检查,所产生的震撼、促进效应十分明显。硬碰硬的做法,不仅保证了砼及圬工建筑质量,而且通过农民监督员的宣传,当地人民群众也放心了。这样做虽然“质监繁,业主累,施工、监理压力大”,但最终交出的是一项让政府和人民都满意的工程。

自1997年11月象山门前涂动员会开始到2000年底,1000余个日日夜夜,宁波水利人和全市人民一起,夜以继日,艰苦努力,终得回报。在一片汪洋的水毁滩涂上,一条条崭新的高质量的标准海塘,如巨龙横卧在数百公里的沿海地带。艰辛的努力换来丰硕的成果,恢复、重建的标准海塘,被沿海百姓称为“幸福线、致富线”。作为老水利工作者,听在耳里,乐在心里!

(原载于《宁波水文化》,2016年第2期)

王硕威 1944 年生。历任宁波市水利局工程管理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