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数据帮助政府科学决策

大数据帮助政府科学决策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引入大数据监测系统,清晰定位决策动议的触发。7)挖掘大数据信息,及时响应公民的政策诉求。大数据让政府决策更科学(节选)2014年年初,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单独两孩”政策调整往前追溯,相关的机构和部门做了为期十年的研究,对于人口政策采取什么样的调整都进行了数据的模拟。

大数据帮助政府科学决策

政府治理社会的成功与否,最终体现在其所做的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符合人民现实需要。关于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公共决策不仅能够利用大数据提高政策水平和质量,更重要的是面向和适应越来越数据化的社会环境,借助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9]。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形成利用适应于信息社会的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机制、社会议程和政策议程的融合机制、基于大数据的政府主动决策动议触发机制,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政策诉求,制定合理的、具有社会发展正向引导和规约政策。

大数据时代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节选)

1)在实践运作中,公民参与过程大量借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作用于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中,改变着政策制定的过程。

2)大数据模糊了社会议程与政策议程的边界。大数据技术改变了公共利益表达与综合评估的方式,大数据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正成为政策诉求和利益选择评估的重要来源。

3)大数据加速了决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当前实现公众参与和有效决策的前提在于既能在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又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沟通。

4)大数据消减了政策博弈中的非零和状态[10]

5)实践表明,大数据正不断改变着公共决策议程,为民主与协商的政策制定过程建构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分析工具。然而受公民素质、信息技术和管理体制影响,大数据的应用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6)引入大数据监测系统,清晰定位决策动议的触发。理性决策的基本要求是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才能拟定各种可行方案并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基于多维度、多层次、多群体、多因素的巨型数据分析提供了可能。

7)挖掘大数据信息,及时响应公民的政策诉求。作为公民与政府政治互动的有机部分,关注政府回应性是探索当前决策议程建构的起点。

8)借助大数据技术完善公共决策的协商机制。

(资料来源:刘淑妍.大数据时代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N].学习时报,2016-03-28(A5).)

大数据让政府决策更科学(节选)

2014年年初,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单独两孩”政策调整往前追溯,相关的机构和部门做了为期十年的研究,对于人口政策采取什么样的调整都进行了数据的模拟。毛群安所说的数据模拟正是使用国家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系统)完成的。

……

我国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大数据分析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史文钊举例说,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国家“单独两孩”政策,就由原来的“夫妻双方均是独生子女”放宽为“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我们把相关数据和备选政策,放入集群服务器组里运算了整整七天七夜。(www.daowen.com)

此外,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发现,在我国有些城市因经济发展规划和居住区规划不协调,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移并扩大,跨区式的出勤需求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压力剧增的重要原因。“如果是这个原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不是有效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的首要手段。”“我们的分析结果目前已经得到这些城市的重视,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把数据建立起来,大数据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据史文钊介绍,利用像PADIS系统一样的大数据模拟,大数据可以让学区划分更合理,未来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目前,学区都是条块分割的。传统的数据与社会数据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的教育资源优化的问题上很有效果。”

(资料来源:佚名.大数据让政府决策更科学.光明网,2014-06-13.http://intl.ce.cn/sjjj/qy/201406/13/t20140613_2971151.shtml)

[1]1英尺(ft)=0.3048m。

[2]中国新闻网“世卫报告: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岁日本长寿”,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05-14/7275649.shtml

[3]中国政协网“中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6-01/22/content_37640402.htm

[4]中国智能化装饰专业委员会.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指导手册,http://www.cidaic.org/smarthome-product-list.htm

[5]阚雷.闲话工业4.0[N].人民日报,2016-06-06(22).

[6]宋刚.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6):72-76.

[7]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曾浦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79.

[9]刘淑妍.大数据时代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N].学习时报,2016-03-28A(5).

[10]非零和博弈是一种合作性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在经济学研究中很有用。在非零和博弈中,对局各方不再是完全对立的,一个局中人的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局中人要遭受同样数量的损失。也就是说,博弈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你之得即我之失”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其中隐含的一个意思是,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蕴涵博弈参与才“双赢”或者“多赢”这一博弈论中非常重要的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