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有效营运资金? - 项目活动探讨

如何有效营运资金? - 项目活动探讨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企业营运资金需求数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就是采取得力措施,缩短营业周期,加速变现过程,加快营运资金的周转。此外,营运资金周转的数额还受到偿债风险、收益要求和成本约束等因素的

如何有效营运资金? - 项目活动探讨

【知识准备】

一、营运资金的含义

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营运资金的管理既包括流动资产的管理,也包括流动负债的管理。

(一)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以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的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按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

(1)按占用形态不同,流动资产分为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2)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环节不同,流动资产分为生产领域中的流动资产、流通领域中的流动资产以及其他领域的流动资产。

(二)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负债,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流动负债按不同标准可作不同分类,最常见的分类方式如下:

(1)以应付金额是否确定为标准,流动负债可以分为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和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是指那些根据合同或法律规定到期必须偿付并有确定金额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是指那些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到一定时期或具备一定条件时才能确定的流动负债,或应付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

(2)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为标准,流动负债可以分为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自然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人为性流动负债是指根据企业针对短期资金的情况,通过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3)以是否支付利息为标准,流动负债可以分为有息流动负债和无息流动负债。

二、营运资金的特点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与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相比,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通常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商业信用、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多种内外部融资方式。

(二)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

流动资产的数量会随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波动很大。季节性企业如此,非季节性企业也如此。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三)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

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通常会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根据这一特点,营运资金可以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等短期筹资方式来加以解决。

(四)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企业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按照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现金的顺序转化。为此,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必须在各流动资产上合理配置资金数额,做到结构合理,以促进资金周转顺利进行。此外,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一般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现金短缺时,便可迅速变卖这些资产,以获取现金。这对财务上应付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

企业的营运资金在全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周转期短、形态易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证研究也表明,财务经理的大量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的管理。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证合理的资金需求(www.daowen.com)

企业应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企业营运资金需求数量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当企业产销两旺时,流动负债也会相应地减少。营运资金的管理必须将满足正常合理的资金需求作为首要任务。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速资金周转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就是采取得力措施,缩短营业周期,加速变现过程,加快营运资金的周转。因此,企业要千方百计地加速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周转,以便用有限的资金服务于更大的产业规模,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提供条件。

(三)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和节约资金使用成本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遵守勤俭节约的原则,尽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一方面,要挖掘潜力,盘活全部资金,精打细算地使用资金;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合理配置资源,筹措低成本资金,服务于生产经营。

(四)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的高低是企业承担财务风险高低的标志之一。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持流动资产结构与流动负债结构的适配性,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是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负债是在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而流动资产则是在短期内可以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比较多,流动负债比较少,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反之,则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弱。但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太多,流动负债太少,也不是正常现象,这可能是因流动资产闲置或流动负债利用不足所致。

四、营运资金的周转

营运资金的周转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为止的过程。营运资金周转期如图5−1所示。营运资金周转通常与现金周转密切相关,现金的周转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图5−1 营运资金周转期

(一)存货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

(二)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三)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

现金的周转期与上述三方面的关系如下:

现金的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现金循环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的数额。一般来说,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长,应付账款周转期越短,营运资金数额就越大;相反,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短,应付账款周转期越长,营运资金数额就越小。此外,营运资金周转的数额还受到偿债风险、收益要求和成本约束等因素的制约。为此,为提高营运资金周转效率,企业的营运资金应维持在既没有过度资本化又没有过量交易的水平上。这里所说的过度资本化,是指一个企业的营运资金远远超过其经营规模实际需要的营运资金水平。这里所说的过量交易,是指一个企业主要靠流动负债来支持其存货和应收账款,而出现投放在营运资金上的长期资金不足的情况。

【实务训练】

实训5−1 根据万科2009年的报表(附表五),分析该企业营运资金的构成状况。

【思维培养】

1.营运资金管理就是一个字——快,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从哪些环节、采用什么方式加快其运转速度?

2.营运资金与哪些会计科目相关?这些科目是如何在各生产环节进行转换的?这些会计科目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营运资金什么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