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付账款的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差异及比较

应付账款的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差异及比较

更新时间:2025-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付账款”总分类账贷方余额=950(元)“应付账款——HP公司”明细分类账贷方余额=500(元)“应付账款——WK公司”明细分类账贷方余额=450(元)“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贷方余额之和=500+450=950(元)“应付账款”总分类账的余额与“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之和相等。三栏式总分类账和“T”字型总分类账的不同点:三栏式总分类账可以比较容易地反映各笔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的账户余额信息,“T”字型总分类账比较难以做到这一点。

第一章 导 论

练 习 一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单位:元

资产(78000元) =负债(30500元) +所有者权益(47500元)

练 习 二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分析 单位:元

资产(73600元) =负债(18500元) +所有者权益(55100元)

第二章 会 计 循 环

练 习 一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1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2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3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4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5-1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5-2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6-1

记账凭证 凭证编号:6-2

练 习 二

银行存款日记账

总分类账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

“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借方余额=520(元)

“库存商品——A商品”明细分类账借方余额=400(元)

“库存商品——B商品”明细分类账借方余额=120(元)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借方余额之和=400+120=520(元)

“库存商品”总分类账的余额与“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之和相等。

“应付账款”总分类账贷方余额=950(元)

“应付账款——HP公司”明细分类账贷方余额=500(元)

“应付账款——WK公司”明细分类账贷方余额=450(元)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贷方余额之和=500+450=950(元)

“应付账款”总分类账的余额与“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之和相等。

“T”字型总分类账

三栏式总分类账和“T”字型总分类账的相同点:都可以反映期初余额、借方和贷方本期发生额以及期末余额的信息。

三栏式总分类账和“T”字型总分类账的不同点:三栏式总分类账可以比较容易地反映各笔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的账户余额信息,“T”字型总分类账比较难以做到这一点。

练 习 三

(1) 2日,收到投资者增加出资

借: 银行存款 50000

贷: 实收资本 50000

(2) 4日,购买办公设备

借: 固定资产 12000

贷: 银行存款 12000

(3-1) 5日,销售商品

借: 应收账款 23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3000

(3-2) 5日,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1000

贷: 库存商品 11000

(4) 7日,购买一批库存商品

借: 库存商品 15000

贷: 应付账款 15000

(5) 8日,从银行提取现金

借: 库存现金 800

贷: 银行存款 800

(6) 10日,支付管理费用

借: 管理费用 10500

贷: 银行存款 10500

(7) 12日,收到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35000

贷: 应收账款 35000

(8) 14日,偿还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12500

贷: 银行存款 12500

(9) 15日,购买一批库存商品

借: 库存商品 5000

贷: 银行存款 5000

(10) 15日,支付应付职工薪酬

借: 应付职工薪酬 14500

贷: 银行存款 14500

(11-1) 18日,销售商品

借: 银行存款 313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31300

(11-2) 18日,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4500

贷: 库存商品 14500

(12) 19日,支付日常管理费用

借: 管理费用 950

贷: 库存现金 950

(13) 20日,偿还短期借款

借: 短期借款 10000

贷: 银行存款 10000

(14) 20日,支付应付利息

借: 应付利息 800

贷: 银行存款 800

(15) 22日,购买一批库存商品

借: 库存商品 5200

贷: 应付账款 5200

(16) 23日,偿还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11600

贷: 银行存款 11600

(17) 25日,收到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25500

贷: 应收账款 25500

(18-1) 26日,销售商品

借: 应收账款 198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9800

(18-2) 26日,结转销售商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7200

贷: 库存商品 7200

(19) 28日,宣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600

贷: 应付股利 8600

(20) 31日,计算本月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128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12800

(21) 31日,计算本月应付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650

贷: 应付利息 650

(22) 31日,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

借: 管理费用 4800

贷: 累计折旧 4800

(23) 31日,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 主营业务收入 74100

贷: 本年利润 74100

(24) 31日,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 本年利润 327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32700

(25) 31日,结转管理费用

借: 本年利润 29050

贷: 管理费用 29050

(26) 31日,结转财务费用

借: 本年利润 650

贷: 财务费用 650

(27) 31日,结转本年利润

借: 本年利润 17300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7300

总分类账

调整后试算表

资产负债表

续表

利润表

第三章 流 动 资 产

练 习 一

(1) 5日,从银行提取现金

借: 库存现金 2000

贷: 银行存款 2000

(2) 6日,管理人员报销办公经费

借: 管理费用 950

贷: 库存现金 950

(3) 8日,支付广告费

借: 销售费用 8300

贷: 银行存款 8300

(4) 12日,销售库存商品

借: 银行存款 175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0

(5) 18日,购买商品

借: 库存商品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 银行存款 46800

(6) 23日,零售库存商品

借: 库存现金 15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1500

(7) 24日,库存现金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 1500

贷: 库存现金 1500

练 习 二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练 习 三

(1) 4月15日,购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0000

投资收益 800

贷: 银行存款 250800

(2) 6月30日,购入的股票市价下跌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3) 8月2日,对外出售购入的股票

借: 银行存款 266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0000

投资收益 46000

同时:

借: 投资收益 30000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4) 10月25日,购入债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000

投资收益 200

贷: 银行存款 11200

(5) 12月22日,出售购入的债券

借: 银行存款 144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000

投资收益 3400

练 习 四

(1) 3月1日,销售库存商品

借: 应收票据 351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2) 3月20日,销售库存商品

借: 应收账款 23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3) 4月18日,收回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234000

贷: 应收账款 234000

(4) 5月10日,预支差旅费

借: 其他应收款 1500

贷: 库存现金 1500

(5) 5月22日,报销差旅费

借: 管理费用 1480

库存现金 20

贷: 其他应收款 1500

(6) 5月30日,收到商业汇票票款

借: 银行存款 356265

贷: 应收票据 351000

财务费用 5265

(7) 7月5日,订购一批货品

借: 预付账款 50000

贷: 银行存款 50000

(8) 8月29日,收到订购的货品

借: 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 预付账款 50000

银行存款 67000

(9) 10月22日,销售库存商品

借: 应收账款 468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

(10) 11月8日,确认应收账款坏账

借: 坏账准备 6500

贷: 应收账款 6500

(11) 12月31日,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借: 资产减值损失 9000

贷: 坏账准备 9000

坏账准备=550000×2%-2000=9000(元)

练 习 五

(1) 7月8日,销售商品

借: 银行存款 1872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2

同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000

贷: 库存商品 1000

(2) 7月15日,购入商品

借: 库存商品 16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85.60

贷: 银行存款 1965.60

(3) 7月22日,销售商品

借: 应收账款 2246.4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92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26.40

同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280

贷: 库存商品 1280

(4) 7月26日,购入商品

借: 库存商品 6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0.50

贷: 应付账款 760.50

(5) 7月31日,盘亏库存商品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4

贷: 库存商品 24

(6) 7月31日,盘亏库存商品处理

借: 管理费用 24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4

(7) 7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处理

不需要做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存货明细账 金额单位:元

第四章 非流动资产

练 习 一

(1) 20×3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0

——利息调整 9500

贷: 银行存款 109500

甲公司在未来5年内每年可收到的债券利息=100000×10%=10000(元)

假设甲公司此次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R为7%,则债券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可计算如下:

P =100000×(P/F,5,7%) +10000×(P/A,5,7%)

=100000×0.7130+10000×4.1002=112302(元)

再假设实际利率R为8%,则债券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可计算如下:

P =100000×(P/F,5,8%) +8000×(P/A,5,8%)

=100000×0.6806+10000×3.9927=107987(元)

由于甲公司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合计109500元介于112302元和107987元之间,因此,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R介于7%至8%之间,具体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投资收益与摊余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

含尾差调整。

(2) 20×3年12月31日,收到债券利息

借: 应收利息 10000

贷: 投资收益 83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23

同时:

借: 银行存款 10000

贷: 应收利息 10000

20×4年至20×7年的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摊销利息调整以及收到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如同20×3年12月31日的会计分录,相应的数据如表4-1。

(3) 20×7年12月31日,收回债券到期本金

借: 银行存款 100000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0

练 习 二

(1) 20×3年5月2日,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5600

贷: 银行存款 75600

(2) 20×3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市价上涨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4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400

(3) 20×4年11月15日,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 银行存款 98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400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5600

——公允价值变动 9400

投资收益 22400

练 习 三

(1) 20×3年1月5日,购入股权

借: 长期股权投资 800000

贷: 银行存款 800000

(2) 20×3年12月3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并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 应收股利 24000

贷: 投资收益 18000

长期股权投资 6000

应收股利=40000×60%=24000(元)

投资收益=30000×60%=18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10000×60%=6000(元)

使用20×3年甲公司对其进行投资前的盈利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甲公司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返还处理,即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

(3) 20×4年1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 银行存款 24000

贷: 应收股利 24000

(4) 2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不做会计处理。

(5) 20×5年2月3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 应收股利 12000

长期股权投资 6000

贷: 投资收益 18000

应收股利=20000×60%=12000(元)

在甲公司对乙公司做长期股权投资后,乙公司的累计盈利为90000元(30000+60000),已经超过了累计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60000元(40000+20000)。也即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已经是使用甲公司对其投资后的盈利数额,而不是使用甲公司对其投资前的盈利数额。此时,之前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予以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重新回复至初始投资成本的数额800000元。

(6) 20×5年2月18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 银行存款 12000

贷: 应收股利 12000

练 习 四

(1) 20×3年1月5日,购入乙公司股权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800000

贷: 银行存款 800000

(2) 20×3年12月3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并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000

贷: 投资收益 9000

长期股权投资=30000×30%=9000(元)

同时,将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调整为公允价值基础:

借: 投资收益 60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0

长期股权投资=20000×30%=6000(元)

这里,假设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时乙公司拥有的存货在20×3年末已经全部对外出售。如果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时,乙公司拥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也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对乙公司确认的净利润会产生影响,那么,甲公司在以后年度也需要调整乙公司报告的净利润的数额。也即,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是与乙公司公允价值基础的净资产数额相联系的,而不是与乙公司账面价值基础的净资产数额相联系的。

同时,确认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 应收股利 120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2000

长期股权投资=40000×30%=12000(元)

(3) 20×4年1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 银行存款 12000

贷: 应收股利 12000

(4) 20×4年12月31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8000

贷: 投资收益 18000

长期股权投资=60000×30%=18000(元)

(5) 20×5年2月3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00元

借: 应收股利 60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0

长期股权投资=20000×30%=6000(元)

(6) 20×5年2月18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60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

借: 银行存款 6000

贷: 应收股利 6000

练 习 五

(1) 20×3年4月18日,购入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

借: 在建工程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 银行存款 234000

(2) 20×3年4月25日,机器设备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

借: 在建工程 2000

贷: 银行存款 2000

同时:

借: 固定资产 202000

贷: 在建工程 202000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43632-8000)/2=17816元。

(3) 20×3年5月31日,计提折旧

借: 管理费用 6733

贷: 累计折旧 6733

管理费用=80800/12=6733(元)

(4) 20×8年4月12日,计提折旧

借: 管理费用 1485

贷: 累计折旧 1485

管理费用=17816/12=1485(元)

(5) 20×8年4月12日,报废机器设备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 固定资产清理 8000

累计折旧 194000

贷: 固定资产 202000

(6) 20×8年4月18日,发生清理费用,收到残料变价收入

借: 固定资产清理 200

贷: 银行存款 200

同时:

借: 银行存款 5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500

(7) 20×8年4月18日,结转报废机器设备净损失

借: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77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7700

练 习 六

(1) 20×3年1月1日,购入商标权

借: 无形资产——商标权 150000

贷: 银行存款 150000

(2) 20×3年12月31日,摊销商标权

借: 管理费用——商标权摊销 30000

贷: 累计摊销 30000

(3) 20×5年12月31日,确认该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借: 资产减值损失 10000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

确认减值损失后,该商标权的账面价值为50000元(150000-30000×3-10000)。以后两年每年摊销25000元(50000/2)。

(4) 20×6年12月31日,摊销商标权

借: 管理费用——商标权摊销 25000

贷: 累计摊销 25000

(5) 20×7年12月31日,摊销商标权,同时,商标权期满报废

借: 管理费用——商标权摊销 25000

贷: 累计摊销 25000

此时,该商标权的账面价值为0元(150000-30000×3-10000-25000×2)。

同时:

借: 累计摊销 14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

贷: 无形资产——商标权 150000

第五章 负 债

练 习 一

(1) 4月1日,借入一笔短期借款

借: 银行存款 40000

贷: 短期借款 40000

(2) 4月30日,计算并支付当月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200

贷: 应付利息 200

同时:

借: 应付利息 200

贷: 银行存款 200

5月和6月末,甲公司计算并支付当月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同4月30日的相应会计分录。

(3) 6月30日,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 短期借款 40000

贷: 银行存款 40000

练 习 二

(1) 8月1日,购买一批原材料

借: 原材料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 应付票据 234000

(2) 8月31日,应计商业汇票1个月的利息

借: 财务费用 975

贷: 应付利息 975

(3) 9月2日,购买一批原材料

借: 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 应付账款 117000

(4) 9月10日,偿付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117000

贷: 银行存款 114660

财务费用 2340

(5) 9月18日,预收一笔货款

借: 银行存款 50000

贷: 预收账款 50000

(6) 9月25日,销售一批商品

借: 预收账款 468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

(7) 9月28日,退还多预收的货款

借: 预收账款 3200

贷: 银行存款 3200

(8) 9月30日,应计商业汇票1个月的利息

借: 财务费用 975

贷: 应付利息 975

(9) 10月31日,应计商业汇票利息,同时,偿付应付票据本金

借: 财务费用 975

贷: 应付利息 975

同时:

借: 应付票据 234000

贷: 银行存款 234000

练 习 三

(1) 5月31日,计算当月应付职工工资

借: 生产成本 582000

制造费用 277000

管理费用 221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80000

(2) 5月31日,计提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借: 生产成本 200790

制造费用 95565

管理费用 76245

贷: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108000

——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 129600

——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21600

——住房公积金 113400

(3) 6月5日,发放职工工资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80000

贷: 银行存款 10695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500

(4) 6月20日,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借: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108000

——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 129600

——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21600

——住房公积金 113400

贷: 银行存款 372600

(5) 6月22日,代交个人所得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500

贷: 银行存款 10500

(6) 7月1日,为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预付房屋租金

借: 其他应收款 30000

贷: 银行存款 30000

(7) 7月31日,确认职工集体宿舍租金费用

借: 生产成本 10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0000

同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0000

贷: 其他应收款 10000

练 习 四

(1) 7月5日,交纳上月未交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6000

贷: 银行存款 66000

(2) 7月8日,购入一批原材料

借: 原材料 4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1400

贷: 银行存款 491400

(3) 7月11日,销售商品一批

借: 应收账款 9828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8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2800

(4) 7月15日,预交当月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50000

贷: 银行存款 50000

(5) 7月18日,原材料用于工程建设

借: 在建工程 46800

贷: 原材料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00

(6) 7月20日,发放非货币性职工福利

借: 管理费用 585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8500

同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8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7) 7月21日,购入机器设备

借: 固定资产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 银行存款 23400

(8) 7月25日,销售一批自产应税消费品

借: 应收账款 117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应交增值税=100000×17%=17000(元)

同时: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25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5000

应交消费税=100000×25%=25000(元)

(9) 7月29日,出售一项无形资产

借: 银行存款 60000

累计摊销 200000

营业外支出 23000

贷: 无形资产 28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00

(10) 7月31日,将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账户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5600

贷: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5600

(11) 8月6日,交纳上月未交增值税(https://www.daowen.com)

借: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5600

贷: 银行存款 35600

(12) 8月7日,交纳消费税和营业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8800

——应交营业税 6500

贷: 银行存款 55300

练 习 五

(1) 20×3年7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长期借款

借: 银行存款 200000

贷: 长期借款——本金 200000

(2) 20×3年12月31日,计算应付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9000

贷: 应付利息 9000

(3) 20×4年6月30日,计算并支付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9000

贷: 应付利息 9000

同时:

借: 应付利息 18000

贷: 银行存款 18000

20×4年12月31日至20×6年6月30日计算应付借款利息以及支付应付利息时的会计分录,与20×3年12月31日和20×4年6月30日相应的会计分录相同。

(4) 20×6年6月30日,偿还借款本金

借: 长期借款——本金 200000

贷: 银行存款 200000

练 习 六

(1) 20×3年1月1日,发行债券

借: 银行存款 520508

贷: 应付债券——面值 500000

——利息调整 20508

债券发行价格=500000×(P/F,7%,5) +500000×8%×(P/A,7%,5)

=500000×0.713+40000×4.1002=520508(元)

债券利息调整摊销表 金额单位:元

含尾差调整。

(2) 20×3年12月31日,计算并支付债券利息

借: 财务费用 36436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564

贷: 应付利息 40000

同时:

借: 应付利息 40000

贷: 银行存款 40000

20×4年至20×7年的12月31日,甲公司计算债券利息费用并以银行存款支付债券利息时的会计分录同20×3年12月31日相应的会计分录,金额采用表5-3中的相应数额。

(3) 20×7年12月31日,偿还债券本金

借:应付债券——面值 500000

贷: 银行存款 500000

第六章 所有者权益

练 习 一

(1) 20×3年2月2日,收到出资

借: 银行存款 1000000

固定资产 1000000

贷: 实收资本——A 1000000

——B 600000

——C 400000

(2) 20×4年5月1日,收到出资

借: 原材料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0

贷:实收资本——C 5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02000

投资者C增加投资后,甲公司的实收资本总额为2500000元(2000000+500000),A、B、C各方的出资比例变为:

A方的出资比例=(1000000)/2500000=40%

B方的出资比例=(600000)/2500000=24%

C方的出资比例=(400000+500000)/2500000=36%

(3) 20×4年12月25日,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000

贷: 实收资本——A 40000

实收资本——B 24000

实收资本——C 36000

投资者A获得的实收资本=100000×40%=40000(元)

投资者B获得的实收资本=100000×24%=24000(元)

投资者C获得的实收资本=100000×36%=36000(元)

练 习 二

(1) 20×3年2月6日,收到出资

借: 银行存款 24000000

无形资产 6000000

贷: 股本 1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000000

(2) 20×4年3月31日,收到出资

借: 银行存款 8000000

贷: 股本 2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00000

(3) 20×4年12月2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借: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0000

贷: 股本 5000000

练 习 三

(1) 20×3年10月15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600000

贷: 应付股利 600000

(2) 20×3年12月31日,将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 本年利润 1500000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00

(3) 20×3年12月31日,提取盈余公积

借: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0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00000

贷: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0000

——任意盈余公积 200000

(4) 20×3年12月31日,结转利润分配明细科目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50000

贷: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0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00000

——应付现金股利 600000

20×3年度未分配利润的增加数=1500000-950000=550000(元)

(5) 20×4年5月15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00000

贷: 应付股利 300000

(6) 20×4年8月20日,盈余公积转增股本

借: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20000

贷: 股本 120000

第七章 费用与产品成本计算

练 习 一

(1) 6月15日,销售商品

借: 应收账款 351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同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 225000

贷: 库存商品 225000

(2) 6月21日,退回部分商品

借: 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

贷: 应收账款 3510

同时:

借: 库存商品 225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2250

(3) 6月25日,收到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347490

贷: 应收账款 347490

(4) 6月30日,收到使用费收入

借: 银行存款 86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86000

同时:

借: 其他业务成本 64000

贷: 累计摊销 64000

(5) 6月30日,结转营业成本

借: 本年利润 9170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840000

其他业务成本 77000

练 习 二

(1) 5月5日,销售一批应税消费品

借: 应收账款 819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00

应交增值税=70000×17%=11900(元)

同时: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21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1000

应交消费税=70000×30%=21000(元)

(2) 5月15日,计算应交营业税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12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200

(3) 5月20日,确认租金收入,计算应交营业税

借: 其他应收款 84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84000

同时: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42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200

(4) 5月31日,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 28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800

(5) 5月31日,结转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 本年利润 47500

贷: 营业税金及附加 47500

练 习 三

(1) 6月2日,支付广告费

借: 销售费用——广告费 45000

贷: 银行存款 45000

(2) 6月6日,支付产品展览费

借: 销售费用——展览费 68000

贷: 银行存款 68000

(3) 6月12日,支付业务招待费

借: 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23000

贷: 银行存款 23000

(4) 6月22日,偿付短期借款本息

借: 短期借款 40000

应付利息 1500

财务费用——利息费用 500

贷: 银行存款 42000

(5) 6月26日,报销差旅费

借: 管理费用——差旅费 30200

贷: 其他应收款 30000

库存现金 200

(6) 6月30日,计算应付职工薪酬

借: 管理费用——职工薪酬 115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115000

(7) 6月30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借: 管理费用——折旧费 66000

贷: 累计折旧 66000

(8) 6月30日,计算应付长期借款利息

借: 财务费用 18500

贷: 应付利息 18500

(9) 6月30日,估计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借: 销售费用——商品维修费 5000

贷: 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 5000

(10) 7月5日,支付产品维修费用

借: 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 400

贷: 银行存款 400

(11) 7月10日,支付应付职工薪酬

借: 应付职工薪酬 115000

贷: 银行存款 115000

练 习 四

(1) 5月31日,结转材料成本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223000

——B产品 115000

制造费用 12000

管理费用 8000

贷: 原材料 358000

(2) 5月31日,应计职工薪酬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188000

——B产品 82000

制造费用 9000

管理费用 6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285000

(3) 5月31日,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表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112800

——B产品 49200

贷: 制造费用 162000

(4) 5月31日,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明细账

本月完工A产品单位成本=530400/800=663元

生产成本明细账

本月完工B产品单位成本=396200/350=1132元

借: 库存商品——A产品 530400

——B产品 396200

贷: 生产成本——A产品 530400

——B产品 396200

第八章 收入与利润

练 习 一

(1) 4月5日,销售一批

借: 应收账款 23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2) 4月8日,销售一批商品

借: 银行存款 117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3) 4月12日,发生销售折让

借: 主营业务收入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贷: 银行存款 5850

(4) 5月5日,委托销售一批商品

借: 发出商品 50000

贷: 库存商品 50000

(5) 5月20日,收到代销清单

借: 应收账款 936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同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贷: 发出商品 50000

同时:

借: 销售费用——代销手续费 4000

贷: 应收账款 4000

(6) 5月25日,收到代销货款

借: 银行存款 89600

贷: 应收账款 89600

练 习 二

甲公司计算本次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中的实际利率r如下:

未来4年应收合同款项的现值=现销方式下应收款项的金额

200000×(P/A,r,4) =653000

当r=8%时,200000×3.3121=662420>653000

当r=9%时,200000×3.2397=647940<653000

由此,实际利率r在8%至9%之间。

采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r如下:

财务费用和已收本金计算表 单位:元

含尾差调整。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20×3年1月1日,销售商品

借: 长期应收款 8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653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147000

同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 512000

贷: 库存商品 512000

(2) 20×3年12月31日,收取分期货款

借: 银行存款 234000

贷: 长期应收款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同时:

借: 未实现融资收益 56485

贷: 财务费用 56485

20×4年至20×6年的12月31日,甲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如同以上20×3年12月31日,只是分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或确认的财务费用减少金额有所不同。

练 习 三

(1) 3月5日,发生原材料费用

借: 劳务成本 2600

贷: 原材料 2600

(2) 3月15日,支付劳务费用

借: 劳务成本 1700

贷: 银行存款 1700

(3) 3月20日,发生职工薪酬

借: 劳务成本 3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3000

(4) 3月20日,确认劳务收入,结转劳务成本

借: 应收账款 12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2000

同时:

借: 主营业务成本 7300

贷: 劳务成本 7300

(5) 3月22日,收到款项

借: 银行存款 12000

贷: 应收账款 12000

练 习 四

(1) 20×3年1月1日,出租办公设备

无需编制会计分录。

(2) 20×3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

借: 银行存款 12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12000

同时:

借: 其他业务成本 8000

贷: 累计折旧 8000

20×4年和20×5年年末,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租金并确认当年租赁收入时,编制的会计分录如同20×3年12月31日的会计分录。

练习五

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根据以上有关资料和计算结果,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20×3年的会计分录

(1) 20×3年间,发生合同成本

借: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60000

贷: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机械作业等 360000

(2) 20×3年间,结算合同价款

借: 应收账款 400000

贷: 工程结算 400000

(3) 20×3年间,收到合同价款

借: 银行存款 380000

贷: 应收账款 380000

(4) 20×3年末,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36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2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480000

2. 20×4年的会计分录

(1) 20×4年间,发生合同成本

借: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840000

贷: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机械作业等 840000

(2) 20×4年间,结算合同价款

借: 应收账款 1000000

贷: 工程结算 1000000

(3) 20×4年间,收到合同价款

借: 银行存款 950000

贷: 应收账款 950000

(4) 20×4年末,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84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8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20000

3. 20×5年的会计分录

(1) 20×5年间,发生合同成本

借: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450000

贷: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机械作业等 450000

(2) 20×5年间,结算合同价款

借: 应收账款 600000

贷: 工程结算 600000

(3) 20×5年间,收到合同价款

借: 银行存款 670000

贷: 应收账款 670000

(4) 20×5年8月,工程完工,确认当年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45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5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5) 20×5年8月,工程完工,“工程施工”科目余额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对冲

借: 工程结算 2000000

贷: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650000

——合同毛利 350000

练 习 六

甲公司计算20×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800000+20000+80000+4000+11000-5000-10000-14000+15000=901000(元)

应交所得税=901000×25%=225250(元)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225250(元)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2525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5250

练习七

递延所得税费用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 20×3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5000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00

(2) 20×4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5000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0

(3) 20×5年末,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递延所得税负债 700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7000

(4) 20×6年末,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0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1500

(5) 20×7年末,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0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1500

练 习 八

(1) 20×3年12月31日,结转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类科目余额

借: 主营业务收入 1420000

其他业务收入 68000

投资收益 45000

营业外收入 82000

贷: 本年利润 1615000

(2) 20×3年12月31日,结转各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类科目余额

借: 本年利润 14180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823000

其他业务成本 41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13000

销售费用 79000

管理费用 95000

财务费用 48000

资产减值损失 16000

所得税费用 69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6000

营业外支出 58000

(3) 20×3年12月31日,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余额

借: 本年利润 197000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97000

甲公司计算20×3年度实现利润的情况如下:

营业利润=(1420000+68000+45000) -(823000+41000+113000+79000+95000+48000+16000+76000) =242000(元)

利润总额=242000+82000-58000=266000(元)

净利润=266000-69000=197000(元)

练 习 九

(1) 6月2日,收到账款

借: 银行存款 25600

贷: 应收账款 25600

(2) 6月6日,购入一批甲材料

借: 原材料——甲材料 5700

贷: 银行存款 60

应付账款 5640

甲材料单位成本=5700/120=47.50元

(3) 6月7日,购入一批乙材料

借: 在途材料——乙材料 1600

贷: 银行存款 1600

(4) 6月9日,支付运输费,结转采购成本

借: 在途材料——乙材料 40

贷: 银行存款 40

同时:

借: 原材料——乙材料 1640

贷: 在途材料——乙材料 1640

乙材料单位成本=1640/80=20.50(元)

(5) 6月12日,支付应付账款

借: 应付账款 5640

贷: 银行存款 5640

(6) 6月15日,制造产品领用材料

暂不做会计处理,待月末计算出材料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并计算出领用材料成本合计数后,再一次性做会计处理。

(7) 6月16日,销售产品

借: 应收账款 26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6000

(8) 6月18日,制造产品领用材料

暂不做会计处理,待月末计算出材料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并计算出领用材料成本合计数后,再一次性做会计处理。

(9) 6月22日,购入一批材料

借: 原材料——甲材料 5544

——乙材料 1386

贷: 银行存款 6930

运输费用分摊率=330/(5280+1320) =0.05

甲材料分摊运输费=5280×0.05=264(元)

乙材料分摊运输费=1320×0.05=66(元)

甲材料采购成本=5280+264=5544(元);单位成本=5544/110=50.40(元)

乙材料采购成本=1320+66=1386(元);单位成本=1386/60=23.10(元)

(10) 6月23日,领用材料

暂不做会计处理。

(11) 6月25日,完工产品入库

暂不做会计处理,待月末计算出产品生产成本时,再做会计处理。

(12) 6月28日,销售一批产品

借: 银行存款 6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13) 6月29日,支付广告费

借: 销售费用 1500

贷: 银行存款 1500

(14) 6月30日,应付水电费

借: 制造费用 3100

管理费用 1200

贷: 其他应付款 4300

(15) 6月30日,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12202

——B产品 3003

制造费用 1883

管理费用 1412

贷: 原材料——甲材料 17419

——乙材料 1081

生产成本(A产品) =11770+432=12202元

生产成本(B产品) =2354+649=3003元

(16) 6月30日,应付职工薪酬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8200

——B产品 1450

制造费用 780

管理费用 520

贷: 应付职工薪酬 10950

(17) 6月30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 制造费用 12710

管理费用 880

贷: 累计折旧 13590

(18) 6月30日,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借: 生产成本——A产品 15662

——B产品 2811

贷: 制造费用 18473

制造费用=3100+1883+780+12710=18473(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18473/(8200+1450) =1.91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8200×1.91=15662(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8473-15662=2811(元)

(19) 6月30日,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 库存商品——B产品 82064

贷: 生产成本——B产品 82064

(20) 6月30日,结转销售产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 69238

贷: 库存商品——A产品 20000

——B产品 49238

(21) 6月30日,结转收入账户余额

借: 主营业务收入 86000

贷: 本年利润 86000

主营业务收入=26000+60000=86000(元)

(22) 6月30日,结转费用账户余额

借: 本年利润 7475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69238

管理费用 4012

销售费用 1500

管理费用=1200+1412+520+880=4012(元)

材料明细账

甲材料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9000+11244)/(200+230) =47.08(元)

甲材料期末结存金额=60×47.08=2825(元)

甲材料发出金额合计=9000+11244-2825=17419(元)

生产成本(A产品) =250×47.08=11770(元)

生产成本(B产品) =50×47.08=2354(元)

制造费用=40×47.08=1883(元)

管理费用=17419-(11770+2354+1883) =1412(元)

材料明细账

乙材料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3026/140=21.61(元)

乙材料期末结存金额=90×21.61=1945(元)

乙材料发出金额合计=3026-1945=1081(元)

生产成本(A产品) =20×21.61=432(元)

生产成本(B产品) =1081-432=649(元)

生产成本明细账

生产成本明细账

库存商品明细账

库存商品明细账

B产品销售成本=82064-32826=49238(元)

总分类账

当月实现的利润=86000-74750=11250(元)

第九章 财 务 报 告

练 习 一

总分类账户

资产负债表

练 习 二

利润表

练 习 三

现金流量表

续表

在现金流量表中,发生的赞助支出18000元由于不能列入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因此,列入了经营活动,具体列入了经营活动中的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续表

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会带来现金流入的增加,但发生的应收账款坏账30000元不会带来现金流入的增加,因此,应当予以调节。

练 习 四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续表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利润分配中的提取盈余公积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但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