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后现代管理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后现代管理策略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层次的产生,是源于管理幅度的有限性。而在互联网时代,海尔集团张瑞敏的改革,就是要通过“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去掉这个中间管理层,以消除企业内部的摩擦力与信息传导的阻力。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向信息文明时代转换的互联网时期,呈现出零距离、去中心化与分布式等三个特点,零距离颠覆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去中心化颠覆了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分布式颠覆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互联网时代的后现代管理策略

在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互联网时代,技术有了质的进步,企业的内涵、资源的内涵、价值的内涵、顾客的内涵、人的价值、市场的价值以及信息沟通方式、资源整合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合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代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以海尔集团的“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为代表的管理创新在中国遍地开花,这表明后现代管理时代已经到来。

在工业文明时代,一个数万人的企业,最高层的决策怎么才能传递到最底层呢?韦伯的科层制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通过管理层次一级一级传递。管理层次的产生,是源于管理幅度的有限性。即使最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人数也一般不超过15~25人。因为管理幅度有限,企业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就越多。而在互联网时代,海尔集团张瑞敏的改革,就是要通过“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去掉这个中间管理层,以消除企业内部的摩擦力与信息传导的阻力。

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向信息文明时代转换的互联网时期,呈现出零距离、去中心化与分布式等三个特点,零距离颠覆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去中心化颠覆了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分布式颠覆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也使跨越甚至穿透管理层次成为可能。例如,电子邮件出现后,办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信息不再通过管理组织层层传达,而是平行、瞬间传达。微信群出现后,微信成了一种可以跨组织层次和幅度的管理工具。小米公司提出的“六大绝技”,都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譬如“虚拟办公楼”,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可以在网上工作,而不必非得挤在一个办公楼办公;“关闭会议室”,有什么事,随时在网上说,随时解决,不必非得约个时间聚在一起开个会;“打乱上下级”,信息直达一线,废掉了管理层,当然没有上下级了;或者大家都是创客,流程都没有,管理层也就自然没有了;“剔除KPI”,大家都是合伙人,没有人拿工资磨洋工,分工也不再那么精密,没有效果还得散伙,也就不需要KPI考核了。(www.daowen.com)

如果说科学管理始于专业化分工的话,现代信息社会正在进行新的分工。第一类分工是模块化分工。一个企业、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专注于生产制造、创意、设计、研发等的某个模块,从而赢得竞争优势,这是新的分工。例如,模块化分工,为创意组织专注于创意领域提供了环境保证。把不擅长的领域外包出去,这是创意组织得以生存的前提。世界经济的模块化,提供了这种前提。也不要以为只有有了规模才能外包,2014年4月,富士康投资建立了一个专门为创客服务的工厂——Inno Conn,能够为创客生产个性化产品,且没有数量下限。第二类分工是开放平台的建立。有的建平台,有的做应用。APP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它意味着平台开放。在一个软件平台上,能够提供各种应用软件,从而使软件应用更活跃。

在新分工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协作。我把这种新的协作称为“协同”。新分工为小微组织做大事创造了环境条件,可以把不擅长的模块外包出去,可以在平台上工作,如著名淘品牌“韩都衣舍”的“三人团”,它的设计和制造依赖外包,营销依赖平台。“三人团”的工作,就是把各个模块协同起来。但这是否又回到100年前的企业生存状态?当然不是。如果没有高度严格的专业训练,新的协同很难规模化地实现。既有专业基础训练,又能打通专业分工,这是协同的前提。曾经提倡的“一专多能”在现有环境下真的有用武之地了。虽然废掉了固化流程,但随时在形成新流程。所以,流程仍在,只是企业运营不再受流程束缚而已。虽然废掉了KPI,但KPI的核心目标其实更容易落实了。KPI的核心思想就是尽可能还原终极目标,在一个小微组织里,人人知道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或者在不断调整目标和方向,以获取个人成就感而不是获取收入为主的价值取向的组织。有了平台为依托的协同,小微组织照样能干大事,正如外界眼中庞大的苹果公司,其内核却是个小微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