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成果转化:趋势与特点

科技成果转化:趋势与特点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使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一些新的转化方式不断涌现,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如“车库咖啡”“IT茶馆”“创新工厂”等,它们也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如近期出现的一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它们就集展示、交易、服务、共享、交流于一体,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技术和资本、人才等多要素相组合,多种功能互补的技术市场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速度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出周期短、转化主体和方式多元、转化环节延伸到技术创新的全链条、转化空间走向国际化等特点。只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的新发展。

(一)转化周期日益缩短

工业革命以来,很多重大的科技发现被大规模地应用,经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进入20世纪以后,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被转化、发展到产业化,基本上也需要30年以上的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知识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技术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积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距离进一步缩短。比如英特尔的创始人摩尔在1965年提出了摩尔定律,认为集成电路可容纳的晶体管的数量,每18个月到24个月要增长一倍,而现在达到了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当然,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快,既有技术自身更新换代加快的原因,也有消费需求增加,资本迅速积聚,推动了新兴产业快速形成等原因。

(二)转化主体和方式更趋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日益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等日益活跃,也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除了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传统的形式之外,转化的渠道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互联网+”使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一些新的转化方式不断涌现,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如“车库咖啡”“IT茶馆”“创新工厂”等,它们也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呈现出大众化、分散化的特点,小微企业也开始成为重要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内容。如近期出现的一些“互联网+科技大市场”,它们就集展示、交易、服务、共享、交流于一体,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技术和资本、人才等多要素相组合,多种功能互补的技术市场平台。如浙江的网上技术交易大市场,截至2015年底,签约的技术合同就达到了36000项,成交额达到了330亿元。国外也产生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以互联网为平台,形成了高效的技术转移服务网。(www.daowen.com)

(三)转化环节向技术创新全链条延伸

科技成果的转化,过去大多是从构思的产生、研发、技术发展到产品商业化的技术推动性的转化,比如计算机、打印机等的应用和转化;或者是从市场需求引发前端技术研发,形成了市场需求拉动型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渗透性日益增强,技术和需求常常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在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成果转化。这样,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转化链条在创新中不断延伸。

(四)转化空间日益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已由局部、区域拓展到了全球,成果的来源和应用日益国际化,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整合,转化的范围日益跨越国界的限制,走向了国际化。一些从事知识产权运营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收购专利,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的PCT专利数量达到了21.8万件,其中美国达到了5.7万件。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