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成果转化已取得显著进展

科技成果转化已取得显著进展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明显增加,转化的措施、内容更加具体可操作,很多单位的转化成果、转化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势头,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截至2016年,全国已设立了3个创业投资子基金,总规模达到42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就达到10.3亿元,放大比例达到了1∶4,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渠道,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池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已取得显著进展

近年来,国家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2015年,国家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相继出台了实施细则和若干配套制度,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与世界接轨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明显增加,转化的措施、内容更加具体可操作,很多单位的转化成果、转化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势头,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

国家通过系统部署、全链条设计,形成了从修订法律条款、制定配套细则到具体任务部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以改革科研组织方式、产学研结合为支点,一体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面初步形成。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重点完善了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制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等等。201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措施,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工具箱和成果包,各部门、各地方结合行业、地方实际,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政策和法规。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其中就规定了对技术转让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扣除,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税收减免,对技术入股延迟纳税等一系列政策。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催生了一批高成长性企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为现实产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开展产品和技术研发,加强人员交流,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容不断丰富,组织模式不断创新,结合层次不断提高。科技部及相关部门在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开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到2015年底,试点联盟已达到146个,集中了5000多个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协同开展标准制订、共性技术研发、中试等,推动科技成果走出高校、科研机构的围墙。2015年以来,全国有20家机构开展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三权改革试点,共催生了81家科技型创业公司,作价入股金额达到5亿多元。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成果集成式应用,一批“独角兽”企业迅速崛起,诞生了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样一批科技富豪。海康威视公司通过持续转化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将一个基础理论的算法转变成了一个畅销全球且有竞争力的产品,把一个50万元的科技成果做成了市值上亿元的公司,在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三)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方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建立“沿途下蛋”机制,边出成果边应用。“沿途”是一个阶段性、持续性的过程。“下蛋”是科技成果要能应用,能服务、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成果转化的需求端、供给端、平台端、服务端和环境端同步发力,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组合拳,为产业转型升级和迈向中高端提供新动能。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如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现已超过了4000亿元,在农业医疗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测绘、城建、水利、交通、旅游、救灾等领域,产生了像北斗放牛、北斗打鱼等“中国故事”,产品转化应用超过了1000亿元。中国移动4G网络投资超过1100亿元,全球商用网络数量达到了65个,国内用户数超过了3亿。到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生产量已经超过了37.9万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兴起,智能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虚拟购物、虚拟旅游、虚拟培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虚拟现实领域正在加速形成包括硬件、软件和内容在内的全新的产业链。高铁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已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出口。“一带一路”建设中,高铁建设规模已达到了2.63万千米,我国有望参与海外高铁建设总里程76%的份额,能够让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技术和中国的速度。

(四)高新区成果转化应用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形成了一批区域增长极(www.daowen.com)

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发挥人才集聚、成果集聚、企业集聚、资金集聚、产业集聚等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一大批重大成果转化,通过“创业辅导+项目资助+配套扶持”等路径,以市场化方式购入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了一批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如武汉光谷就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实现了技术转移、产学研互动联合等,探索出科技成果在校园研发、在高校周边孵化、在科技园产业化、在高新区规模化发展的“四级跳”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链。2015年,武汉光谷企业总收入达到了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2.44倍,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就实现营业收入4420亿元,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五)科技金融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格局

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不断创新,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银行信贷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16年,全国已设立了3个创业投资子基金,总规模达到42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资就达到10.3亿元,放大比例达到了1∶4,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渠道,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池建设。

创业投资发展迅速。试点地区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资已超过了7000亿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累计增加中小企业科技贷款1.2万余亿元,专利质押融资突破了500亿元。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加快了创业板市场改革,强化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购交易的功能,推动了创新创业企业上市交易。

(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

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3家,覆盖了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等。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技术交易成交额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末,全国各类技术市场已达到1000多个,年成交额同比增长14.7%,超过了9835亿元。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目前,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和现有的25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国家高新区,共同形成了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万人。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实施,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转化效率不断提升,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也要看到,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环节比较多、关系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受到转化对象、转化主体、转化活动、转化环境、转化接收方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当前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和经济结合也还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