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的经济并存时代:后现代经济的兴起与冲击

中国的经济并存时代:后现代经济的兴起与冲击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界对后现代时代的来临尚存争议,在中国的情况复杂得多,当人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时,又要急着迎接互联网经济,可以说是前现代经济、现代经济和后现代经济并存的时代。后现代经济是由信息化带动的经济,互联网引领着后现代时代的兴盛,它的分布式特点创造了经济个性化的潮流,对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产生了冲击。

中国的经济并存时代:后现代经济的兴起与冲击

人们发现,伴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和知识革命的爆发,在解决了过去束手无策的现实问题之后,难题和困惑却越来越多,企业效率已经提高到了极限,环境和资源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文明的困境,后现代时代不可避免地降临了。这一思潮表达了人类对生存现状的不安和焦虑,以及对一个更为合理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渴求。“后现代总是隐藏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冲动……现代性在本质上就是不断地充满它的后现代性的”。[6]在后现代时代,一切客观的、公正的认识论基础都不存在了,关于事实和知识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权威产物的观点也受到了质疑,人们意识到在认识论上存在着相对性和复合性,也就是说,事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人们的认识绝不可能只找到一个确定的阿基米德支点,后现代时代需要的是消解、破坏和批判现代时代既有的陈旧的思维模式和社会体系的方方面面。

这并不是虚无主义,这些特征就存在于今天我们的生活中:高度崇尚个性化和多元化,这也是网络时代的特点。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包含了互联网的两个基本点:联结的有机性以及节点的离散性。[7]这两个基本点是从互联网的“节点”和“互联”派生出来的,共同构成的一个中心,就是后现代。从经济这个角度讲,前现代是农业经济,现代是工业经济,后现代经济就是指信息经济。

后现代也可以说是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觉来观察世界,现代可以指现存的、复杂的、有机的社会统一系统,而后现代则是更加个性、多元和复杂的社会系统。我们可以发现,在网络经济盛行的今天,很多的经济现象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已经很难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来解释,后现代经济可能在现代经济学力所不及的领域,为我们带来一些的新的观点和看法。(www.daowen.com)

学术界对后现代时代的来临尚存争议,在中国的情况复杂得多,当人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时,又要急着迎接互联网经济,可以说是前现代经济、现代经济和后现代经济并存的时代。后现代经济是由信息化带动的经济,互联网引领着后现代时代的兴盛,它的分布式特点创造了经济个性化的潮流,对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产生了冲击。后现代主义回到事物本身的重要特征,引领市场从“以效用为中心”回到“以价值为中心”,个人和企业都开始更加关注价值;后现代主义的另一特征则是强调多元化和异质性,围绕个性化需求开发的P2P、搜索引擎、博客等工具就是后现代社会现象体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更需要从过度理性的世界中,回归到感性和理性并重的世界,例如,游戏、动漫、彩铃等感官世界的产物的快速发展说明了这些新生事物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