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选择

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选择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为薪水而工作,只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才是人们所真正渴求的。因此,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工作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薪水。其实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对公司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即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我们的价格则是公司给我们的薪水。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接受不到他原来薪水一半的条件,这让招聘主管有点意外。

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选择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此可见,为薪水而工作,只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才是人们所真正渴求的。

对于在职场中打拼的员工而言,工作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工作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薪水。

一天,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因此,他与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

“薪水很少,一个月才一万日元。”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很好!虽然你现在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其实,你知道吗,你的薪水远远不止一万日元。”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

看到年轻人一脸的疑惑,松下先生接着道:“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也就同样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与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对于成长中的职场人士来说,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薪水是对我们现有能力和价值的认可,是我们现有价值的兑现,而能力的积累则可以使我们的未来价值增值。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www.daowen.com)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台下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然后,他拾起已变得又脏又皱的钞票,问道:“现在谁还要?”台下仍然有人举手。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通常都会服务于许多不同的公司。在这些角色和公司变换过程中,是什么真正决定我们的薪水呢?是你的前任老板给你的薪水吗?显然不是,真正决定你薪水的正是你在老板眼中的价值,即创造价值的能力。就像这张20美元的钞票,只要你‘货真’,肯定就有人会出相应的价格。”

曾经有不少朋友向我抱怨说工作忙,薪水却少得可怜。对此,我常常会问他们:“作为职场人士,你的价值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对公司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即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我们的价格则是公司给我们的薪水。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价值和价格呢?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家公司招聘业务人员,招聘广告一发,应聘者接踵而来。招聘主管发现,其中一位应聘者资历显赫,非常适合,但对于公司来说,有小庙容不了大佛的顾虑,因此招聘主管对他不抱太大的希望。面谈时,招聘主管也很诚恳地告诉他,依据公司规定,无法给予太高的薪水。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接受不到他原来薪水一半的条件,这让招聘主管有点意外。正式上班后,他一点儿也没有出身大企业的骄傲,准时上班,报表填写得清清楚楚,勤跑客户。不久,他的业绩远远超乎大家原本的预期,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司破格让他晋升,而且大幅度加薪。

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他在前一家公司已当上了主管,工作相当顺利,薪水也十分满意,原以为可以衣食无忧,没想到公司投资失败,老板不知去向,让他们哭诉无门。在此期间,他也曾经因为薪水无法与自己所要求的相符而怨天尤人,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挫折和沉淀之后,他选择了重新出发,重新体会到价值与价格的差异。

工资是公司给人力资源定的价格,是随时可以调整的;而价值却是我们可以创造的,任谁也无法带走的。因此,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忙碌的方向和目的是自己的价格还是自己的价值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