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其终极目标是推动我国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及汽车、飞机和电子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2016年,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朝着高技术、经济型、集约化方向不断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是我国第二产业的主导力量,相较于服务业,它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2011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20%,仅次于美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策上,根据区位优势与属性,一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得到率先发展,带动了区域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水平的积累主要依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冶金采矿石油勘探等。此外,传统制造业成为接纳就业人数的“蓄水池”,其发展解决了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充分发挥了我国众多劳动力人口红利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我国参加并深入全球生产分工,我国制造业逐步朝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并重点扶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同时,其终极目标是推动我国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汽车、飞机和电子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因此,提高我国中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长期战略。2016年,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下,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朝着高技术、经济型、集约化方向不断发展。相较于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和创新驱动型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较2017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比处于上游阶段的传统制造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高6个百分点。其中,以高铁制造、高端仪器设备为代表的高技术含量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实体经济振兴的关键保障。(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