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探讨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中国传统产业需求日趋饱和,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创产业注重知识和观念的生产,以内容为主。因此,研究文创企业如何在新时代下取得品牌延伸的成功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文创产品是体验性产品,以享乐和自我表达为主。排他型情感依恋会降低文创品牌延伸的成功率,而爱屋及乌型情感依恋会提升其成功率。文创品牌价值的评价是主观的、个体的,受消费者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社会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探讨

目前,中国传统产业需求日趋饱和,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创产业注重知识和观念的生产,以内容为主。文创产品是体验性产品,以享乐和自我表达为主。延伸产品在功能上并不需要比原有产品强大,而是强调情感共鸣和感官享受。对于文创产业(如影视、音乐、视频游戏、时尚和书籍等行业)而言,由于其产品需求短暂性的特点,品牌延伸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锦绣未央》《小时代》《杜拉拉升职记》《芈月传》等成功地从网络小说领域延伸到影视剧、游戏、服饰等行业。成功的品牌延伸不仅能提高新产品的成功率,还可以提升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文化创意行业品牌延伸的失败率非常高。因此,研究文创企业如何在新时代下取得品牌延伸的成功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文创产品是体验性产品,以享乐和自我表达为主。文创产品品牌延伸在功能上并不需要比原有产品强大,而更强调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有益于情感依恋的形成。Fedorikhin et al.(2008)的研究表明情感依恋可以提升传统品牌延伸的成功率。但是,文创品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依恋可能呈现爱屋及乌的状态,也可能呈现排他的状态。排他型情感依恋会降低文创品牌延伸的成功率,而爱屋及乌型情感依恋会提升其成功率。例如,《锦绣未央》小说的原著党非常排斥由其改编的电影,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说的原著党就非常支持由其改编的电影。因此,理解文创产品消费者情感依恋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特别是爱屋及乌还是排他型的作用机理,对于取得品牌延伸的成功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统品牌延伸管理范式强调对消费者的需求预测,严格管理品牌的一致性,降低品牌延伸的风险。传统品牌延伸管理范式不一定适合文创产品。与传统行业不同,消费者对文创品牌的主要诉求是通过情感共鸣实现享乐。这种情感共鸣有益于消费者与品牌形成很强的情感关联,从而形成对品牌的情感依恋。爱屋及乌型情感依恋正面影响文创品牌的延伸效果,而排他型情感依恋负面影响文创品牌的延伸效果。同时,品牌—延伸产品的高契合度(又称品牌契合度)可能减轻排他型情感依恋对文创品牌延伸效果的负面影响,增强爱屋及乌型情感依恋的正面效果。因此,文创品牌延伸需要引入情感依恋和品牌契合度理论,以利于消费者对其品牌延伸持积极的态度。(www.daowen.com)

文创品牌价值的评价是主观的、个体的,受消费者个体的内在因素和社会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的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自我构建,即依赖型自我构建和独立型自我构建。独立自我型消费者可能放大排他型情感依恋对品牌延伸的负面影响,也可能增加爱屋及乌型情感依恋对品牌延伸的正面影响。社会的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口碑和观察性学习。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加强了社会互动和影响。自我构建、社会互动、品牌依恋(延伸)高度相互依赖。在正(负)面的社会互动作用下,爱屋及乌型(排他型)情感依恋可能对品牌延伸的正(负)面影响更大。并且,当存在社会互动时,相对于独立自我型消费者,依赖自我型消费者对文创品牌的情感依恋与品牌延伸效果的影响会更大。为此,文创产品的品牌延伸要充分考虑个体自我构建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本书将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研究,提出基于情感依恋的文创品牌的延伸理论,引入自我构建、社会互动和自我表达理论,分析其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从而拓展并完善现有品牌延伸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本书还有助于我国文创企业充分理解情感依恋,有效利用情感依恋和社会互动来提高产品延伸成功的概率,这对于推进文创品牌化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此外,由于传统制造行业和文创行业的不断融合,传统消费品更多地具有文化创意属性,本书对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升我国制造业品牌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