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建设中的惊人浪费问题

城市建设中的惊人浪费问题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惊人浪费,仿效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不仅造成建设中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不可估量的城市运营浪费。城市建设中已经犯了拆迁依赖症,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哪个建筑不好看了,一个字“拆”。据《法制晚报》2006年10月18日报道: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年,建了拆,拆了又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

城市建设中的惊人浪费问题

首先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惊人浪费,仿效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不仅造成建设中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不可估量的城市运营浪费。我们的城市不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而是人为改造出来的,仿效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城区功能划分,什么开发区呀,生态居住区呀,商务区呀,金融街呀,把人群人为地集中,集中居住、集中办公、集中休闲、集中购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改造大大刺激了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典型的就是城中村改造,这就涉及全中国所有的城市,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砂石、钢筋、水泥和铜等资源消耗无数。

在城市改造中浪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城市规划的滞后,一条街道三年两载在修建,今天修路面,明天修下水道,后天又把新路“开肠破肚”,又要开挖通信线路。要不了多长时间道路又窄了,交通拥挤了,再增宽几米,又重复一遍街道建设。中国的每个城市都一样,好像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www.daowen.com)

城市建设中已经犯了拆迁依赖症,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哪个建筑不好看了,一个字“拆”。据《法制晚报》2006年10月18日报道: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年,建了拆,拆了又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家。而发达国家的建筑平均寿命为130年。2007年2月12日下午3时,只用了18年的沈阳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国足球福地”——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又被爆破。2010年,一位住建部高官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讲,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40%以上的钢材,而建筑物的寿命却只有25~30年。

城市建设中的浪费还不止这些,功能划分的城市建设导致我们的居民已经完全摆脱了前面办公室,墙后是住地的方便出行,演变成出行全靠车了。中国人出行成本的增加已经占到工资收入的20%以上,对资源的浪费体现在石油的消耗。对于有车一族而言,再节省的人一年也需要1 000升左右的汽油,换算成原油相当于1.6吨。中国城市一族已经被“沦”为坐在汽车轱辘上的一族了。汽车是钢铁、金属铝和有色金属的消耗大户,中国如此众多的人口,鼓励汽车消费不能不说有欠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