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培育浙江名牌农产品300个以上,做大做强“丽水山耕”等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发展总部农业,把农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浙江品牌农产品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效生态高质为导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高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5.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实施农业“12188”工程,建成100个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0个集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园、100个特色农业强镇、80条单条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保护好8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结构,转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传承发展传统经典产业,培育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兴村强县。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建设,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完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推进农林牧渔深度融合,推广“千斤粮万元钱”“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100万吨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800万亩次以上。加快发展绿色畜牧业,建设美丽牧场1000个以上。实施“以鱼秀水、以鱼秀美”行动,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建设20个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

6.培育提升新型农业主体。实施万家新型农业主体提升工程,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培育省市认定的规范化农民合作社(含联合社)5000家、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00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3000家、示范性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1000家。完善大学毕业生到农业领域创业就业政策,五年内推动10000名以上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培育农创客3000名以上,建设一批农创客创业园。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等加强对小农户的带动,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支持涉农企业上市。

7.强化农业品质提升和品牌培育。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全程标准化生产和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加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完善检测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覆盖所有县(市、区),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平台管理。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培育浙江名牌农产品300个以上,做大做强“丽水山耕”等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加强农业品牌宣传和农产品营销平台建设,办好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等农展会。发展以品牌为引领的中高端农产品连锁经营体系。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发展总部农业,把农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浙江品牌农产品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www.daowen.com)

8.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旅游、健康文化、信息、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旅一体化综合体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以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提高农民增值收益。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深化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县制试点示范,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试点示范县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推进“互联网+农村物流”,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农家乐旅游人次、营业收入分别达到4亿人次以上、700亿元以上,建设省级示范性农家乐经营户1000家。深入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增效行动和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建成村级服务网点20000个、电商专业村1200个,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千亿元。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特色文化产业

9.培育现代农业经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现代农业总产出超万亿元。以茶叶、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竹木、生猪、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培育千亿级的农业全产业链经济。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加强粮油仓储设施建设,培育以粮食、食用油饲料加工为重点的千亿级粮食产业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生态康养、农耕文化、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千亿级的农业美丽经济。完善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机制,以农机具、智能大棚、喷滴灌设施、信息装备等为重点,培育千亿级的农机装备产业经济。以农业作业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产品购销服务和农村电商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科技服务等为重点,培育千亿级的农业综合服务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