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村振兴不是农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不是农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振兴不是农村振兴,不是纯粹恢复过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的东西随着时代是一定会被淘汰和变换方式的。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他们在农村,他们在路上,他们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6位报告人,从28岁到42岁,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这股力量是改革的力量,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需要的力量。

乡村振兴不是农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不是农村振兴,不是纯粹恢复过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的东西随着时代是一定会被淘汰和变换方式的。乡村振兴这个话题,几乎所有人都钻进乡村振兴内部说乡村,指导乡村,如同进入茧房,这对乡村振兴本身形成了遮蔽,如果理解乡村振兴那么机械,像做“外科手术”一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看待乡村,既不能从纯工业社会视角,脱离实际;也不能单从农业社会视角,就农村而农村。在世界新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尤其亚欧非大陆板块的新链接,会产生新的资源、消费、生产关系,中国的乡村作为一个大市场不仅具有资源、消费、生产的三重内容,更重要是未来要输出标准和秩序。在外部来看,我们要建立一个全球版的新体系,同样要从全球观的角度建立一个地球版的乡村治理模式。

同时,在流动性完全充裕的中国,就农村论农村肯定是不对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和思想意识都在不停地飞驰和冲击乡村,乡村需要做出必要的反应和改变。乡村单体小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全球乡村大生态系统的构建之间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与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与发展之间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与城乡完全融合之间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微言微语

建设壮美乡村,共圆复兴梦想。谁不说俺家乡美,俺要回乡做贡献。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案例(十三)

“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团事迹

农,天下之大业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里辑录了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的乡村振兴事迹报告会上一些优秀青年人的故事。

在重庆7.82万平方公里的农村,有这样一群人植根在这片山水相依的大地上。他们心系那片土地、不忘那方乡亲;他们用知识发展新农业、用智慧建设新农村、用真情服务新农民,他们是“三农”工作最基层的践行者。他们在农村,他们在路上,他们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www.daowen.com)

他们是彭水县花千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晏洲,重庆安益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阳,黔江区义相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董事长、重庆市菊康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简义相,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云阳大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大可,巫山县当阳乡党政办主任、玉灵村第一书记严克美。

6位报告人,从28岁到42岁,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这股力量是改革的力量,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需要的力量。

2009年,大学毕业的晏洲回到家乡创业,从借钱养鸡开始,在苦干实干中追逐自己青春的理想:他经受过创业初期的沉重打击,他品尝过收获带来的欢愉。他爱农村,他把单纯的农业生产,发展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让一片250亩的荒地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农场;他爱乡亲,带领着他们一起共同致富。他正用奋斗将幸福的蓝图变为现实,他坚信:苦过必有甜。

学霸、剑桥大学博士是彭阳的标签,而现在28岁的她又多了一个标签:重庆安益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她16岁远赴重洋求学,学成归来只想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开创奉节脐橙的“山橙时代”,公司年产达到4000吨,收入近4000万元,带动600多户果农增收致富。2017年她创立的奉节脐橙“山橙时代”获得“中国农业品牌金穗奖”。她立志在家乡的土地上做一个农业现代化的耕耘者。

2009年,学金融的简义相放弃20万年薪的收入,回乡创业。他的才华在广袤的乡村得以施展,从白手起家发展种植产业,到2017年种植菊花银耳300多亩,产值达300万元,从单打独斗到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他享受着新农民身份为他带来的踏实与幸福。在他看来,扎根农业一样能致富!在他眼里,当个农民一样受尊重!在他心里,在农村干一样有奔头!

城市里长大的张雪为了一份心中的向往,放弃银行工作成为大学生村官。她用创新的视野改变乡村面貌,创建“在村头”农业电商孵化平台,搭建起“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快车道,帮助1300多户农户卖出1800多万元的农产品,搭建起了村民在家创业致富平台。8年的农村经历,她早已舍不下这些乡亲这方水土。在这片热土上,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18年前,杨大可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开荒山种果树,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18年后,他实现了当年的梦想,但仍在田野上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埋头苦干。他创建的专业合作社有476户农民,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70余户。他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他坚守初心,要让家乡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他展望未来,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严克美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巫山县当阳乡党政办主任、玉灵村第一书记。她是从当地贫困山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她心系那方乡亲,从上海辞职回村,毛遂自荐当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父老乡亲引水修路,发展产业,实现整村脱贫。她担任第一书记时,扎根乡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培育致富产业、加强村民自治、落实环境整治。她坚定一份信念——“山中自有新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