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制分裂与特征

政制分裂与特征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是可知,本期中国政制自其全体范围及局部言,俱表现分裂之象,而严格的国家精神亦名存实亡。总之,本期经济制度之特征,乃国民经济之退撄,虽政治与经济领域表示分裂,但非政治、经济之分封。纵然在经济组织方面,部分掺杂有封建性之形式,但与其视为封建制度,毋宁视为国民经济之变征,乃属经济逆潮之现象,亦即经济史全程之暂时现象。

政制分裂与特征

秦汉帝国经济所以具有国民经济之通质者,以其建立于统一集中的政治制度之上。两汉政制虽经汉武、新朝、光武之三次改革,但其中央集权之精神未易。东汉灵帝之后,州牧之权渐重,内轻外重,政柄下移,乃成三国割据之局,循是一往不返,虽晋初渐告一统,然未久函夏失御,国家领域仍告分裂。且国家政制,南北俱失其传统精神。盖自司马氏为政,政尚宽大,法治渐漓,于时,数州之上设置军府,以将军都督军事,专职一方,由是名宗望族侵蚀国柄,聚敛庶众,封固山泽,造成中枢窘弱,军镇豪强尾大不掉之局势。其在北方,外族主政,对于中国本原之国家观念缺乏真实了解,故其政治组织与运用,但求形似,转失精义。由是可知,本期中国政制自其全体范围及局部言,俱表现分裂之象,而严格的国家精神亦名存实亡。

惟于此应特为指出者,当时政治领域及制度之分裂,依经济史型理论与历史秩序言,洵属一种反动,但不宜遽目之为封建制度,此须加以明辨,否则一错百错,对经济史全局必发生失真之判断。论者尝认为魏、晋封王宗室,流行阀阅制度,而佛教寺院勃兴,有类于欧洲中古之教会经济,因而断定本期为封建经济者。此乃皮相之论,有失鉴衡之真。盖就封王而言,曹魏封王食邑不过一县,其权极微(《三国志》云:魏封诸王,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见《魏志·卷二十》,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见《魏志·卷十九》)。晋封诸王,法同郡县,无建国之制(《晋书·刘颂传》)。诸王虽均兼刺史及都督军事,但究与封君有别,且至怀帝时,诸王之名已告消灭,南朝之宋、齐、梁、陈诸王兼为守令,无封以国土者。北魏初期,宗室、勋臣虽有封王侯者(国卅六,大姓九十九),但其制亦非殷周之旧。至孝文太和十年,变政废封君,置州郡三十八(河南二十五州,河北十三州),而封君之名亦去。由斯可见,本期中严格之封君系统并不存在。

田地制度言,封建经济必以封君为主之农庄组织之。而本期之屯田制与占用制,均非封君农庄,均田制其田地亦非世袭之封君所得而私,而为国家所有,其田地分配之权直属之政府。且立三长,定户籍,其租课、徭役亦直接纳于政府,其农民负担户税,而为国家之自由公民。至南朝土地私有,买卖自由,更非封建农业

就阀阅制度言,本期虽有所谓士族(魏文帝于州郡置中正,品评其本地人物,分为九品,以资登庸人才之参考。此“九品中正制”,南北朝间流行中国,至隋开皇中始罢,因而造成当时之士族)。但尔时之士族既无封地,又不拥兵,彼等虽有权位与土地,但与封君经济不同。其在政治上所具之特权,严格言之,亦不足以构成封建贵族(如东晋南渡之始,南渡士族得免课役,至成帝时乃悉令编户与白籍同)。若细究之,南朝阀阅只是清谈风习下之一种精神贵族。彼等既非王室所命。在政治上又不足与王室抗衡。【按:宋孝武帝云:士大夫固非天子所命,唐时已无封建,时唐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曰:民间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反不若崔卢(见《唐书·杜羔传》)。倘认为士族即等于封建时代之贵族,其说实不可通。】北朝汉胡逼处,中国之士族,既非北朝之贵族,且与外国之大族间充满民族敌忾。婚姻不通,更非封建贵族可比。【按:北魏统一后,外国大族渐被汉化。西魏时,诸大族多易汉姓,以后大族鲜有存者。】(www.daowen.com)

自寺院经济言,本期佛教流行,南北寺院领有之田地颇多。但就一般观察,寺院并无独立之政治经济权力(北魏文成帝时,佛教沙门昙曜奏请,立僧祇户及寺户,寺院遂有田地租税。但南方寺院则否。北魏自孝文帝延兴三年,慧隐谋乱起,至孝明帝熙平二年止,沙门谋叛者凡八次,但南方则少见)。盖因中国之制度学术具有不可动摇之优越性,故佛教寺僧深受抑制,屈居于王权之次(当时僧尼大都礼拜帝王,认帝王即为如来。北周僧任道林云:道不自道,非俗不显,佛不自佛,唯王能兴。是以释教东传时经五百,弘通法化要依王力。佛之成毁,功归圣旨。见《广弘明集·十叙》)。

其后则数毁沙门,寺院陵夷(北魏太武帝时,崔浩为政毁佛、坑沙门。北周武帝断佛道二教经像,毁沙门。后灭齐毁寺、逐僧,僧皆还俗)。由是可知,本期之寺院经济,与欧洲中古封建时代天主教之教会经济,迥不相谋。盖天主教之教会经济,乃认教会为万王之王,所谓神界、俗界总管一切,确属欧洲封建经济之主要组成部分,固不能与中国寺院并论也。

总之,本期经济制度之特征,乃国民经济之退撄,虽政治与经济领域表示分裂,但非政治、经济之分封。纵然在经济组织方面,部分掺杂有封建性之形式,但与其视为封建制度,毋宁视为国民经济之变征,乃属经济逆潮之现象,亦即经济史全程之暂时现象。彼强本期中国经济附会欧洲中古封建经济者,实乃胶柱鼓瑟之妄说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