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土地财政风险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土地财政风险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财政模式下,土地抵押融资是土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抵押土地从商业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并依赖土地未来增值收益偿还贷款本息,由此形成土地融资债务。

土地财政风险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一般意义上的财政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依据不同的标志,可以对财政风险进行多角度划分,比如从风险的内外因角度,财政风险可分为内源性风险和外源性风险;从风险形成原因性质的角度,财政风险可分为财政制度风险、财政决策风险、财政管理风险等;依据风险的显露程度,财政风险可划分为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从风险的具体表现形态分析,财政风险可划分为收入风险、支出风险、债务风险、赤字风险、财政政策风险等;依据风险在不同行政级别上的反映,财政风险可分为中央财政风险和地方财政风险,以及地方财政风险中的省级财政风险、省辖市财政风险、县乡财政风险等。依据财政风险的普遍性原理,把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运行中表现突出的财政风险主要概括为土地财政收入风险、土地财政支出风险和土地财政债务风险三类。

1.土地财政收入风险

按照广义的土地财政定义,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取得财政收入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取土地出让金收入,二是以相关税收的形式通过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而增加的收入,三是将土地抵押给银行取得债务收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种获取收入的途径能否持续存在并稳定地实现预期的收入目标是不确定的。一旦收入规模不能维持,而对应的依赖土地收入的财政支出已形成惯性和刚性,那么土地财政收支缺口将会不断扩大,这便是土地财政收入风险。

2.土地财政支出风险

土地财政支出风险是指地方政府运用土地财政收入开展财政支出使用的未来不确定性,具体体现为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不确定。近年来,规模日益庞大的土地财政收入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而且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支出规模是否恰当、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有保障等都是不确定的,此时如果收入有限或下降,不足以应对支出的不确定性,那么财政风险便会应运而生,这种土地财政收入安排支出的不确定性便是土地财政支出风险。因为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所以土地财政收入的高风险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土地财政支出的高风险。(www.daowen.com)

3.“土地融资”债务风险

一般意义上,政府债务是指显性债务,是通过法律确定的政府债务,其风险指公债方面的未来不确定性,具体体现为债务发行、偿还等方面的风险。土地财政模式下,土地抵押融资是土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抵押土地从商业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并依赖土地未来增值收益偿还贷款本息,由此形成土地融资债务。如果未来不能保证土地增值,那么地方政府的还贷困难就会相当大。比如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增速下滑,就会削弱地方政府对债务的偿还保障能力,部分地方政府很可能无法按期还贷,形成土地财政债务风险。纵然银监会不得不允许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延期偿还,但若未来经济不能保持高速增长,地方政府最终还是无法偿还债务,这将对银行造成较大的直接冲击力,甚至引发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由此可见,土地财政债务风险更具传播性,危害性也更严重。

4.土地财政的其他风险

土地财政风险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类型外,还隐含着一些其他风险,如地方政府拆迁征地过程中因补偿不公等问题容易引发拆迁户集体上访维权活动,从而诱发社会风险;再如,土地开发是“权力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双密集地带,是地方政府谋求财政利益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容易引发“土地腐败”风险,等等。本篇集中论述土地财政的上述三大主要风险,土地财政隐含的其他风险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下文中将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