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崇劳动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推崇劳动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民李有才50多岁,整天游逛,什么活都不愿干,他常说:费那劲干吗?让每一户都动起来,让劳动成为村民幸福的源泉,是夏成方迫切要引导村民做到的。2018年,水池村建起了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航天品种示范基地,40多户贫困户主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均增收3000元。还有50多人到北京打工,李有才也成了“北漂”,半年挣了两万多。其二,群众文明素质要与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而文明素质又将有力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

推崇劳动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以前,水池村懒汉比较多,没有形成劳动致富的良好氛围。村民李有才50多岁,整天游逛,什么活都不愿干,他常说:费那劲干吗?咱是贫困户,再困难也有国家政策兜着呢。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在村里并不少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让每一户都动起来,让劳动成为村民幸福的源泉,是夏成方迫切要引导村民做到的。

一是组织劳动竞赛,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村内打零工;二是实施政策激励,村民务工收入每超过5000元奖励100元,村民每种一亩蔬菜奖励500元;三是依靠示范带动,评选“水池劳模”、“水池致富能手”、“水池优秀在外务工人员”、“脱贫光荣户”,让热爱劳动的村民上光荣榜;四是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劳动技术、介绍致富经验,设立“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文化墙,形成了勤劳致富的氛围。2018年,水池村建起了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航天品种示范基地,40多户贫困户主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均增收3000元。还有50多人到北京打工,李有才也成了“北漂”,半年挣了两万多。他说:“不干咋行?靠双手才能过上好日子,才会有劳动的快乐。”

个人体会

其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乡风文明的引领。脱贫攻坚必须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有效的文化宣传教育,并辅以必要的政策、机制,培养良好氛围和风气,才能真正使群众产生“我要脱贫、我要上进”的积极性,各项工作才能快速推进。(www.daowen.com)

其二,群众文明素质要与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脱贫攻坚不能只抓硬指标,必须同时抓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生活,以文化滋养群众,提高村民综合素质。而文明素质又将有力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

其三,乡风文明建设要结合村民实际。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和形式,既要让群众易于接受,更要让群众乐于参与,让群众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角,让乡村文化活动成为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教育成果更为有效、更为持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