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探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新探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一宁目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贫困群众之所以“惯懒散”,在一定程度上跟他们过去长期看不到生活改善的希望有关。

新探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刘一宁

目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破解这一问题,各地进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现身说法”破解“怕风险”。一些贫困群众,面对产业扶贫项目,担心养不出来、销不出去、收不到钱,不愿意参与;面对转移就业培训机会,担心学不会、路太远、受欺负,不愿意参加。为打消贫困群众的顾虑,不因“怕风险”而放弃发展脱贫的机会,一些地方通过组织本村、本乡或本县的“脱贫户”为贫困群众现场讲授经验,用身边的故事帮助贫困户正确看待和应对风险,增进脱贫致富的信心。比如,依靠种植香菇率先脱贫的家庭代表,不仅向大家介绍种植香菇所需的资金、时间等投入以及政府帮扶举措,也告知乡亲们在种植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克服的办法,使贫困群众心中有数、心里有底、敢于尝试。

二是通过“正向激励”破解“惯懒散”。人们常常习惯于懒散;但过上美好生活,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心理学上有个“延时满足”的说法,意思是说人们可能会为了长远目标和伟大梦想,愿意克制当前欲望、放弃眼前享受。其前提是目标和梦想有足够吸引力,有实现的可能性。个别贫困群众之所以“惯懒散”,在一定程度上跟他们过去长期看不到生活改善的希望有关。对于这些贫困群众,一些地方在帮扶中,首先是通过加强正面引导,进行精神激励,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美好愿望,使他们明白在新时期党的政策下,汗水不会白流、辛劳不会白费、付出必有回报,坚定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有的地方定期向群众广泛播报脱贫励志故事,开辟帮扶活动专栏、精神文明园地,不断传递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地方适度进行物质激励,拿出少量扶贫资金,在行政村范围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对贫困户的主动脱贫表现进行评估,对脱贫积极的贫困户直接给予现金奖励,避免了贫困群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说明,贫困群众不是没有梦想,主要是缺乏实现梦想、点亮梦想的信心和动力。

三是通过“内外交流”破解“视野窄”。国家明确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目标,而一些贫困群众却满足于“吃饱、穿暖、有房住、有酒喝”的生活。部分贫困群众由于地处偏远,对外面的世界缺乏了解,对现代的生活缺乏认知,对更加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缺乏直接体验,安于现状,这样的生活态度不仅不利于当代人的脱贫,甚至还会传递到下一代。对于这类贫困群众,一些地方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一方面,通过志愿者下乡、乡村旅游等活动,在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同时,促进志愿者、游客与当地贫困群众的接触、交流。另一方面,鼓励贫困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外出打工、参观学习,近距离感知现代文明成果,让他们亲眼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懂得追求更加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www.daowen.com)

四是通过“自治约束”破解“自控差”。在一些贫困地区,个别贫困群众养成慵懒习惯,“自控差”,有的嗜好饮酒,天天喝、顿顿喝,“今朝有酒今朝醉”。还有的染上赌博恶习,为了筹集赌资、偿还赌债,甚至铤而走险去偷、去抢。对于这类贫困群众,有的地方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积极利用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监事会等自治平台,让群众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促使他们改掉不良嗜好、逐步增强自控力。有的想方设法对他们加强定向帮扶,吸引他们参与产业发展,参加各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逐步培养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

五是通过“评先选优”破解“恋待遇”。部分贫困群众因为担心一旦达到脱贫标准、在脱贫确认书上签字后,作为贫困户的优惠待遇会被取消,子女上学费用减免和补贴政策、就医报销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资产收益分配政策等难再享受,从而不愿意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针对贫困群众“恋待遇”的问题,不少地方都明确在贫困户脱贫一定时期内继续保留扶贫相关政策,对他们“扶上马、送一程”。有的地方通过定期开展“评先选优”活动,评选脱贫致富先进家庭和优秀村民,加强宣传引导和物质奖励,向每年新脱贫的家庭发放印有“脱贫光荣”字样的开水瓶等生活用品,增强“脱贫户”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光荣”和积极向上的观念。

六是通过“干群融合”破解“推责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的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不高,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前来帮扶的干部。部分地方在考核扶贫干部工作成效时,标准高、要求严,但对扶贫干部的支持和保障却有限,使得扶贫干部疲于应付、难以深入细致地开展帮扶工作,甚至不得不追求短期效果、忽视对扶贫对象脱贫内生动力的激发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造成“帮扶干部唱主角、贫困户当配角”等尴尬局面。个别贫困户“推责任”,认为“干部和上头签订了脱贫军令状,到期完不成任务,上面要拿干部开刀”“我是贫困户,干部必须帮助我;我的脱贫,是干部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这是干部的工作,是任务,必须他们来干”。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从完善扶贫干部考核入手,加强选派和管理,让扶贫干部真正扑下身子,与贫困群众交朋友,给贫困群众解难题,从目标行为到感情心理逐步实现“干群融合”,让贫困群众真正认同干部、认可扶贫、认真脱贫。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生产生活上的帮扶,更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深刻革命。因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落后的观念和习俗,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积累形成的。与物质帮扶相比,精神帮扶需要更多关心、细心和耐心。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帮扶干部通过真正融入贫困群众,在磨合中逐渐相互认同,在认同中“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进行了不少精神帮扶的积极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这些探索经验的总结推广,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尽快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我会脱贫”“我能脱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