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界定最优城市规模?

如何界定最优城市规模?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仅仅观察城市的物理空间性增长,无论是从最优城市规模所蕴含的内容范围,还是从政府期望的政策目标比较,都是远不能让人满意的。因此,仅从政府公共成本支出最小的角度考虑,A为最优城市规模点。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C是最优城市规模点,该点上城市产生的总收益最大。图6.1 不同视角下的最优城市规模以上分析表明,城市最优规模是存在的,但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最优规模。

如何界定最优城市规模?

仅仅观察城市的物理空间性增长,无论是从最优城市规模所蕴含的内容范围,还是从政府期望的政策目标比较,都是远不能让人满意的。蔓延式的增长是否实现了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和单位面积产出是否同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是否处于协调发展状态?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对城市增长的关注还需要聚焦于城市是否实现了理性增长。最优城市规模在城市增长中是一个包含建成区增长,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在内的复合型概念,如果建成区面积是从数量维度体现出城市增长的蔓延态势,那么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则是在从质量维度体现出城市增长的内在核心,因而理应成为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的人口增长又具有与美国同主题研究中截然不同的基本特征,就是体现在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性上。在美国,劳动力具有高度的自由流动性,任何促进城市发展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吸引劳动力的进入,从而反映到人口的增长上来。但是在中国,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仍受到很多限制,包括户籍,城乡二元化分割等制度上的阻碍都会抑制劳动力要素在全国市场的有效配置,因而单纯的人口流动变化或分布态势并不能够有效反映城市增长的真实状况,这也是我们在指标考察时倾向于选择更直观可靠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这一变量的深层次原因。但是这并不是说人口增长在研究中的地位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我们除了空间指标外最关注的城市增长考察内容。笔者从中受到启发,如果人口增长无法单纯表征城市增长,那么应该同时考虑和人口增长相互联系又能够共同作用于城市增长的变量,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我们选择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增长和在宏观层面代表城市收入水平的城市GDP指标,单独从经济角度而言,GDP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城市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尤其是在看重政绩考核的GDP锦标赛中,这一增长反映了政府官员促进城市增长中面临的主要政治激励。GDP增长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投资和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吸引劳动力的流入,从而促进人口的增长;从收入水平角度来看,城市GDP发展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城市的整体收入水平,而城市经济水平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展示出的差距又会引起城市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差异,进而共同影响劳动力在城市间的流动和分布。而劳动力的集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更多劳动力在城市聚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产生的消费需求会同步引起城市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相关消费产业的发展,而这些都是GDP增长中强有力的推动力。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将“分析有关城市规模的决定因素”作为“城市经济学论述的两个重要问题”之一。但直至今天,城市是否存在最优规模、最优规模的范围仍然存在着争议。之所以存在争议,除了影响城市规模因素复杂繁多而且难以量化研究外,主要原因在于对“最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最优”可以定义为“对于达到某种目的最为有利的某物的数量或程度”。显然,“某种目的”的不同会带来“数量或程度”的差异。那么研究最优城市规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至少包括以下3个方面:政府公共支出最小化、社会效益最大化、城市居民收益最大化。以上3个方面不能同时满足,每次只能从其中一个方面去研究或确定最优城市规模,因而,如下文所述,最优城市规模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1)政府公共支出最小时的最优城市规模

公共产品和服务大部分由政府提供,研究城市最优规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使政府能够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与主流经济学对平均成本曲线的描述一样,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成本曲线开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逐步下降,经过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后,平均成本曲线又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上升。B点是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我们知道,补偿成本是公共产品定价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意味着公共产品应按损益平衡的原则定价,即平均成本定价,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政府恰好回收全部成本,既不亏损也不盈利。因此,仅从政府公共成本支出最小的角度考虑,A为最优城市规模点。

(2)社会收益最大时的最优城市规模 (www.daowen.com)

根据聚集经济理论,城市规模越大,劳动力、专业化的中间投入产品、知识外溢的聚集效应越强,因而城市的生产效率越高。因为城市集聚效应的作用,图6.1中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递增的,这与主流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的趋势刚好相反。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C是最优城市规模点,该点上城市产生的总收益最大。

(3)居民净收益最大时的最优城市规模

对城市居民而言,可支配收入或净收益最大化才是他们更关注的问题。图6.1中,净收益表现为平均收益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垂直距离。距离最大对应的B点即最优城市规模点。同样,城市外的潜在移民所感知的也是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只要是达到规模D点之前,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迁入城市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不过,城市移民会降低城市的人均净收益,因而可能会受到城市原有居民的反对。城市政府可能因为受到城市居民的压力对城市规模增长实施控制,这种现象在美国很多社区和中国一些城市经常发生。

图6.1 不同视角下的最优城市规模

以上分析表明,城市最优规模是存在的,但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最优规模。例如,从城市政府的角度来看,A点成本最节约;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看,B点所获收益最丰;从社会的角度来看,C点对社会的贡献最大;从城市外居民的角度来看,D点是他们追求的福利目标。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C点代表的城市规模才是最优规模,符合经济学理论对最优的定义,即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A点只考虑了成本一方,没有考虑收益因素。B点处于非均衡状态,D点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显然都不是经济学上的最优点。出于理论严谨的考虑,本书主要从城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探讨最优城市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