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参与协调工作,而这项工作并不属于他例行的工作范围,那么这也算是一种“变形的双重报告”。
还记得之前提到的技术支持人员辛迪吗?她专门负责某一特定工艺的改进和维护。她的直接领导是位资深工程师,而这位资深工程师又向这个厂的总工程师报告。辛迪每日例行的工作包括操作仪器、留意工艺监控器是否正常,如果出现状况则负责调整。
除此之外,她还有另外一项工作,就是每月例行地和其他厂同样负责工艺的人开会,讨论并设法解决他们在各厂碰到的工艺问题。
这个协调小组的主席还负责制定各厂通用的准则,而协调小组则由一个层级更高、由各厂的总工程师组成的总工程师委员会管辖。辛迪在组织中的地位可在图9-3中看出。
辛迪80%的工作时间用于执行工艺工程师的任务,她和资深工程师之间的从属关系非常清楚,资深工程师往上则是该厂的总工程师。但身为工艺协调小组中的一员,她则受小组主席管辖。所以在这个组织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辛迪的名字出现在两个组织中,而这两个组织各有其功能:一个是负责该厂的工艺,另一个则是协调各厂的运营。辛迪要受两个老板领导,双重报告就在这里体现。
图9-3 辛迪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两个组织中(https://www.daowen.com)
因为辛迪身兼二职,我们不妨把“协调小组”当作另一个组织或是另一个空间,这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不然。如果辛迪是个教徒,她可以同时是她所属教会的成员和英特尔的员工。对辛迪而言,两者毫无冲突。同样,她是协调小组中的一员,就像她是教会成员一样。
辛迪同时为两个部门提供她的专业技术,使她在英特尔能够发挥更高的管理杠杆率。她的主要工作只与一个厂的工艺有关,但通过协调小组,她在工艺上的专业能力可以影响到所有工厂。所以我们认为,通过这种小组,可以提升经理人的管理杠杆率——对技术支持经理人尤其有用。
这种“二度空间”的组织概念在企业中也很常见。负责规划和负责运营的部门通常分属不同空间。而如果一个企业的职员能分属两个空间,他同样也能在更多的空间之间游走。辛迪也可以在其他事情上发挥才干。这就好比她在英特尔工作,是教会成员,同时又加入了她所在镇上的公园管理委员会。这些不同角色彼此并不冲突,虽然都必然会占用她的时间。
另外一个可能的状况是,从属关系随空间的转变而互换。举例来说,我是英特尔的总经理,但在另一个空间里,我是战略规划小组的一员,这个小组的主席则是英特尔某个事业部的财务主管。这就好比我是位后备军人,仅在短短的一两天里,受命行事,而在营区下命令的人恰巧是这位事业部财务主管。平时我可能是他上司的上司,但在军营里,他的军衔比我高。
这种二度或者多度空间的组织架构非常管用。没有这种架构,我可能得负责一切,但有时我根本没有时间,甚至不能胜任。多度空间的架构让一个人随着组织需要改变其角色,时而当将军,时而当士兵,组织应变的能力随之大幅提升。
我们提到的很多小组都是暂时性的,有些只是针对某一事项(例如商业展览),或是将一群人聚集起来交换意见以解决特定问题。不管是哪种情况,小组都会因事项结束或是问题解决而解散。随着环境变化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需要这种临时性的组织。
高科技产业唯有靠着多度空间组织,才有办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也唯有当混合型组织架构、双重或多重报告体系健全之后,多度空间才会真的产生意义。所以这些都取决于企业文化,这便是下一章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