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盈利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盈利模式的转变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是非常简单的,通过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来直接盈利即可,但互联网的免费原则使盈利模式变得复杂,很多情况下,企业会发现销售了产品、提供了服务却不一定能直接收费,因此,出现了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复杂模式。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创新是异常活跃的,看起来也非常复杂,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3种。这句话道出了互联网最基本的盈利模式——“流量—广告”模式。这限制了互联网的商业价值。

互联网+时代盈利模式的转变

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是非常简单的,通过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来直接盈利即可,但互联网的免费原则使盈利模式变得复杂,很多情况下,企业会发现销售了产品、提供了服务却不一定能直接收费,因此,出现了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复杂模式。李善友教授认为: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盈利基于事物,靠毛利率生存;而互联网时代的盈利基于关系,事物将变成零毛利率。因此互联网时代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不能只从事物本身赚钱,而要从事物的连接上赚钱。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创新是异常活跃的,看起来也非常复杂,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3种。

模式一:流量广告模式。

有人曾经嘲笑谷歌,认为“谷歌就是个卖广告的”。这句话道出了互联网最基本的盈利模式——“流量—广告”模式。广告模式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内容—流量”形态,也就是通过精彩的内容吸引流量,以此作为做广告的基础;另一种是“搜索引擎”形态,代表企业就是谷歌和百度。早期的互联网企业,其盈利基本都来自于“流量—广告”模式。这个模式是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是典型的“交叉补贴”。就是提供服务和产品的一方并不向使用者收取任何费用,其收益来源是第三方。使用者在使用服务时,如果点击了广告,则投放广告的企业负责付款。目前这种模式是使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因为它的起步相对容易,有一个好的主题外加一个网站,谁都可以进入这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要做好却是很难的。这个模式最大的不足是它的消费对象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企业。这限制了互联网的商业价值

模式二:电商模式。

电商的盈利模式是比较清晰的,目前电商的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电商模式的第一个形态是平台模式,这是传统商场的翻版。最成功的就是中国的阿里巴巴和美国的亚马逊了。平台型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打造足够大的平台,产品更为多元化和多样化,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的闭环设计。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电商模式的第二个形态是直接电商,就是企业自主开发电商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这种模式比较困难,因为某一家企业的影响力毕竟有限,客户流量不足。(www.daowen.com)

电商模式的第三种模式是O2O,与单纯的线上交易相比,O2O的优势在于把网上和网下的优势完美结合,把互联网与地面店完美对接,实现互联网落地。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身的服务,极大扩展了电商销售的范围。

模式三:虚拟货币或者虚拟物品等增值服务。

第三是靠提高增值服务来盈利,例如腾讯的QQ币就是典型,这种盈利方式可以说是腾讯对整个互联网的贡献,依靠这样的方式,腾讯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巨大的金融体系。但想这么做,至少要有几个条件,一是足够大的用户数量,只有依靠足够大的使用人数,体系才可以被稳定建立;二是要有长久价值并可以被交易的物品,虚拟世界商品的属性必须和现实世界大体一致,否则很难具有购买的吸引力;三是不断演进的、完善的金融体系,用户具有大量的虚拟货币和虚拟物品后,要生产足够数量的新产品供用户消费。

当然,还有一些模式是以上几种模式的综合和创新,比如知名的网络自媒体“罗辑思维”就是一种“内容+社群+电商”模式。首先通过有吸引力的内容汇聚和吸引人气,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待社群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通过电商盈利。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模式概括为J、Q、K,即通过有吸引力的内容来J引用户注意,使之成为流量的入口,但仅仅有内容是无法有效沉淀粉丝用户的,还需要用社群去Q住用户、沉淀流量,等到流量足够大时,就可以通过商业交易K用户了,使流量价值真正变现。三者看上去是3张皮,但内在融合的逻辑是一体化的。

互联网环境下还有一条法则是免费,例如微信,通过图片、语音和视频等众多免费模式实现了用户之间的关系交互,抢了通信运营商的“饭碗”。当运营商还指望靠着用户打电话、发短信来赚钱时,微信却直接免费了,从而彻底把传统企业的客户群带走,继而转化成流量,然后再利用其他渠道来实现盈利。

传统企业在设计盈利模式时,在没有足够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时候就采取会员模式或其他直接收费模式是一种巨大的冒险。互联网服务和产品想要直接收费,要面对两个困难。第一,客户的消费习惯。在西方,音乐软件的使用是要收费的,并且西方人有这个消费习惯,而在我们国家则没有;第二,面对免费的冲击(也就是第一种模式的冲击),有很多网站为了自己的流量,会模仿竞争对手的付费服务,并推出同样的服务却分文不收。这样,大量的流量就引导到免费的网站去了。这也是为什么付费服务很难做起来的另一个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雷军就曾经说过:互联网行业从来不打价格战,它们一上来就免费。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必须要深刻理解这个“免费”背后的商业逻辑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