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移动应用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移动应用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随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移动应用平台正在从一个单一的开发工具转变成为IT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件之一。

移动应用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移动信息化以其友好的界面和简便的操作,极大改变了PC端应用的烦琐、复杂,从一问世就受到用户的高度欢迎,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手机和智能终端将逐渐代替PC成为新的主流应用场景。

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出现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走过了3个阶段,即APP阶段、移动门户阶段及移动工作平台阶段。第一个阶段是APP阶段,不同的软件厂商都会提供APP给企业,协同APP、工作流审批APP,以及各种碎片化的业务管理APP孤立建设,但企业很快会发现,APP太多了,难以集中进行管理,必须把它们集中起来,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移动门户阶段。这个阶段,所有的APP都放在一个门户,单点登录,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操作,但做到这一步也还不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信息化要向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移动工作平台阶段进化。在移动工作平台阶段,要通过统一的开发、管理平台进行移动应用的统一管理,并将移动应用与企业原有的ERP等系统无缝紧密融合,实现全面的沟通移动化、服务移动化和业务移动化。

因此,移动应用不能再走PC信息化的老路,不能先分散建设,构建大量孤岛再去费力地整合,而是从一开始就要基于完整的开发管理平台进行应用的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和运维。在这样的模式下,选择一款合适的移动管理平台就是移动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了。

目前业界的移动开发平台已经不少,各家的方案不尽相同,但也有共性,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移动开发平台需要具备包括应用服务、设备管理、数据交换与服务及应用开发等几部分功能。具体如图7-18所示。

1.移动终端

移动智能终端是移动信息化内容具象化的重要途径,是移动信息化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在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携带公司设备办公(BCOD)和携带自己设备办公(BYOD)两种终端支配模式。[1]目前广泛使用的是BCOD模式。对企业来说,该模式可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及安全管控要求定制终端操作系统环境,甚至采用定制化的移动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管控水平,无须考虑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的安全分割,但这种以安全为主的终端支配模式必然会提升IT投入成本。BYOD模式所指设备为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企业来说,该模式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带来巨大价值:一是实现由IT投入成本分摊带来的新型商业模式;二是移动化对业务本身带来的信息化创新增值服务,可为企业业务发展带来更为广泛的市场空间。BYOD正演变为一种新的企业IT常态,两者的异同比较如表7-5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7-25.jpg

图7-18 移动互联网平台总体框架

表7-5 两种移动设备异同比较

978-7-111-52778-7-Chapter07-26.jpg

2.移动业务应用

移动业务应用是为用户提供移动应用的商店,由移动互联网统一门户和移动互联网商店两部分构成。(www.daowen.com)

移动互联网统一门户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共用部分,提供用户登录、即时通信、通信录、设备管理设置监控功能及显示移动互联网商店具体应用的入口;移动互联网商店是根据各岗位用户和业务特点单独开发的针对OA、CRM、营销和BI等领域的移动互联网,融入统一的移动服务门户。

移动门户不仅是企业应用超市,同时也是一个应用快捷入口。移动统一门户还是安全管控的措施之一。凡是在统一的企业应用商店中上架的应用,在其审核过程中、应用上架前,为其提供移动病毒扫描、安装、更新、推送和删除等能力;同时还可以提供企业商店内外部应用管理策略、用户组别匹配应用和黑白名单控制等安全管控。

3.移动应用管理平台

移动应用管理平台是为移动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的工具,由移动应用服务和移动设备管理两部分组成。移动应用服务包含应用管理、服务适配管理、即时通信管理、数据同步、认证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其中服务适配管理用于衔接原有业务系统与移动互联网功能。移动设备管理从移动设备、移动数据和移动应用管理3个层面展开,包含资产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监控、安全管理、策略配置和统计报表等具体功能。

4.移动开发平台

移动开发平台实现提供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调试、部署、发布平台,以及公共的开发SDK和页面控件。一般的开发平台应该具备丰富的IDE集成工具、标准且易于扩展的开发框架,以及移动开发引擎等功能,并内置丰富的模块,为开发客户提供便利和支持。

5.移动业务整合平台

移动应用会与后端的诸多原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整合,这就离不开数据交换与服务平台的支撑,该平台需要内置各种标准协议组件,统一前后端标准开发,同时通过策略配置的数据缓存机制,整合业务数据并连接不同的后端业务系统,实现移动端与后端跨平台系统的数据推送、分发和共享,以高效对接多种企业业务。

虽然各家移动平台的功能和架构并不完全一致,但以下四大关键能力是应该具备的:跨平台开发能力、后端集成能力、应用分发能力和移动化管理能力。

总之,随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移动应用平台正在从一个单一的开发工具转变成为IT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件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正在演化为一场作用广泛、影响深远的颠覆性革命,信息系统也将快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思维,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实现业务创新和移动互联网转型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1]任永学,李晓宇.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